傳播學院辦「院長論壇」議AI與新傳教育

記者:徐恩佩 陳珈穎 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於2024年10月18日至19日舉辦了「2024兩岸三地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論壇」,邀請來自內地的多所知名大學,包括北京師範大學、上海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東財經大學及暨南大學,還有來自台灣的政治大學、世新大學、輔仁大學和銘傳大學,以及香港的城市大學、中文大學和香港恒生大學等15所大學的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和資深教授,參加這一難得的學術盛會。此次論壇的主題為「人工智能時代下新聞傳播教育的創新與合作」,深入探討了三個議題:人工智能對新聞傳播教育的影響與機遇、傳播教育的策略與創新,以及在人工智能脈絡下產業界與學術界合作的機會與新模式。 大會由香港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教授發表開幕致詞。他表示:「新聞傳播教育要因應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做出相應調整,並兼顧香港恒生大學博雅教育所重視的五項核心人文素質:明辨思維、創新力、人際溝通與協作、人文關懷和持續主動學習。」他強調,這是確保未來的新聞從業者能夠在AI的輔助下,負責任地報導真相,維護新聞的公正與透明的重要基石。 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院長曹旨言教授代表主辦單位致歡迎詞。她熱烈歡迎來自兩岸三地的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和教授們出席此次論壇。她指出:「人工智能正為新聞傳播領域帶來前所未有的影響與機遇。作為新聞傳播學院的院長,我們必須積極應對這些變化,並提出前瞻性的規劃,才能培育出迎合時代需要的新聞傳播人才。」 論壇邀請了台灣世新大學校長陳清河教授和香港恒生大學常務暨學術及研究副校長莫家豪教授分別發表主題演講。陳校長在演講中提到:「AI已進入第四波發展,其技術涵蓋深度學習和生成式AI。媒體正隨著AI的快速發展而轉型,特別是在終端設備和消費模式的改變方面。」他詳細分析了全球AI大模型趨勢及其對人才培育的影響。 莫家豪副校長則以「管理快速社會人口變化:促進老齡社會社會政策的溝通」為題,強調了老齡化社會對健康照護財政支出的影響,並呼籲學界、業界和政府共同探討如何通過新聞傳播與AI結合,促進以社區為基礎的老齡照護制度。 與會學者指出,人工智能對新聞產業和新聞傳播教育的影響日益顯現。AI正在重新定義我們如何收集、編輯和分發新聞資訊,並對傳播學理論、研究方法、課程設計和人才培養產生明顯衝擊。在此背景下,新聞傳播教育需要重新審視現有教育體制,進行課程改革,並強調師資專業能力的提升,以及跨學科、跨領域的合作與創新。 在論壇結束後,參與的學生分享了他們的感想。陳同學表示:「這次論壇令我深刻理解了人工智能在新聞傳播中的重要性。我學到了如何利用AI技術提升報導的效率,並且意識到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保持倫理的警覺。希望能夠在學習中不斷探索AI的應用,並在實踐中學會如何平衡技術與新聞道德之間的關係。」另一位林同學分享到:「AI發展很快,如果人類同AI好好地合作必定會事半功倍」, 她表示AI在數據分析上快捷和準確,對新聞傳播必定會好有幫助。而經過是次論壇後,她看見AI一直以來的改變和進步,並鼓勵自己在學習上或者日後職業生涯當中亦都要繼續進步。 學生們普遍表示,這次論壇不僅增廣了他們的見識,也激發了他們對未來新聞傳播領域的熱情。他們認為,面對迅速變化的媒體環境,掌握AI技術將是他們不可或缺的技能。許多學生感謝主辦方提供這樣的學習機會,並表示期待未來能有更多類似的交流活動,促進彼此之間的學術合作和經驗分享。

街頭表演受挑戰 政策支援欠保障

在旺角彌敦道及西洋菜南街,幾乎每晚都有街頭表演者彈奏樂器或放聲高歌。在表演者四周,還經常聚集了許多駐足欣賞的觀眾。但是,這些街頭表演有面臨被警察「抄牌」的風險,圍觀市民也有表示經常被警察打斷觀賞的雅興。早前,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發表了《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提出要「完善文藝創意產業生態圈,推動文化藝術和創意之風」。街頭表演作為本港文化藝術的組成部份,多年來是一個爭議性的話題,從支援或規管街頭表演到警察執法的灰色地帶,本港街頭表演發展的方向尚未明朗。

本港環保政策發展緩慢 冀ESG揭開永續發展效力

香港政府近年大力推行環保政策,如綠在區區、垃圾徵費等。然而,綠在區區於18區均設立不同固定或流動回收點,主張從源頭減廢成效成疑;而垃圾徵費亦兩度押後,期間推行困難重重。雖然最近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ESG)投資亦愈見關注,作為企業永續發展的關鍵指標,究竟在推動企業環保上發揮了怎樣的效用?

第八屆恒大商業新聞獎 表揚商業新聞領域精英

2024年4月18日,恒生大學傳播學院舉辦了盛大的第八屆商業新聞獎頒獎典禮,這是一場各界期待的盛事,吸引業界關注和高度參與。本次頒獎典禮旨在表彰在商業新聞領域中取得卓越成就的個人和團隊,並提高商業新聞的質素和影響力。商業新聞一直是現代社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其專業性和客觀性,為廣大讀者提供關於商業領域的準確信息和深度分析。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商業新聞的角色變得更加關鍵,它不僅關注商業活動的動態,還關注商業決策的影響和社會的發展趨勢。恒生大學傳播學院作為培養商業新聞人才的重要基地,一直致力於提供優質的商業新聞教育和培訓。第八屆商業新聞獎頒獎典禮作為傳播學院的一項重要活動,不僅是對商業新聞界傑出人才的肯定,也是對商業新聞教育成果的展示。

ESG推動九巴換「綠新裝 」

為進一步落實環保,現時,道路上已經可以見到很多電動車身影,當中有不少是已投入服務的電動巴士。本港政府於2022年的施政報告中,已提及爭取2035年前將碳排放總量從2005年的水平減半。為了邁向2050年前達致碳中和的目標,政府設立了各種減碳措施,包括節約能源、推動綠色運輸及推動全民減廢。當中的推動綠色運輸是指,為加快運輸業低碳轉型,推動電動公共交通工具及商用車。

集卡式遊戲價格高昂 一張卡可買一車一房

集卡式遊戲是一種多年來都受歡迎的卡牌遊戲類型,玩家通過收集各種不同的卡片來構建自己的卡組或卡牌收藏。他們可以透過購買、交換或通過遊戲內的挑戰來獲得新的卡牌,並根據自己的策略和目標來組建卡組。集卡式遊戲提供了對戰或合作的遊戲模式,玩家可以與其他玩家進行刺激的對戰,或合作解決遊戲中的難題。遊戲開發商通常會定期推出新的卡牌,以增加遊戲的內容和持續吸引玩家的參與。在香港,集卡式遊戲受到廣泛歡迎,吸引了許多玩家參與,這也為卡牌遊戲市場帶來了商機。越來越多玩家投入卡牌遊戲行業,開設商店或提供相關服務,以滿足玩家的需求。

綠色甲廈活化長沙灣區 企業減排節能 慳兩成半支出

近年港府積極提倡節能環保,環境、社會及管治(ESG)亦席捲商界。然而建築物的耗電量約佔全港總耗電量九成,並製造逾六成的碳排放。對此,房地產加入ESG元素屬大勢所趨,市場亦將關注力投放在可持續發展。有國際物業代理顧問指出,含ESG元素的物業可增加其競爭力和可持續性,不少大型企業或公司均願意額外支付租金以獲取ESG認證,尤其跨國公司,會特別要求寫字樓具備環保設計元素和配套。

華富邨重建 多間小店告別街坊 老闆:適應離別 有緣人自會再相遇

港島南區華富邨已經有57年的歷史,是香港首個以市鎮概念打造的公共屋邨,不單是一個屋邨,而是一個「新市鎮」。邨內齊備中小學、街市、商店、圖書館和銀行等設施,居民的基本生活所需均可在邨内解決。最近政府終於敲定重建遷置的方案,這意味著服務了街坊半個世紀的「金冠零食」需要退場。消息傳出後,許多街坊紛紛前往小食店幫忙清貨,店主陳先生表示:「我花了數十年的心血經營這家小食店,從黃竹坑搬到石排灣,再搬到華富邨,拆了一間又一間,我已經習慣了離別,並不感到心痛或不捨,因為我相信有緣的人總會再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