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古著店摘「星」之路

古著指的是復古和古老的服飾或物品。「古著」一詞源自日文,泛指具有歷史及故事的服飾,並非純屬「二手」,不同性質的古著則由不同年代來界定。今次受訪的古著店坐落於深水埗的基隆街。在人來人往的深水埗街道,大大小小的布衣行穿插在橫街窄巷,偏偏有一間店舖,放眼望去落地大櫥窗,一件件古著T恤佈滿店舖每個角落。 

一針一線 戳出獨特毛毛地氈

近年興起一股自製簇絨地毯的熱潮,簇絨工作坊(Tufting Workshop)有如雨後春筍。繼風靡一時的精緻露營、劇本殺之後,簇絨(Tufting)熱潮蔓延到港,成為港人偷得浮生半日閒一項選擇。自疫情下社交限制、隔離措施等情況,改變人們生活模式,無疑推動簇絨地氈體驗,參加者化身成「紡織工匠」,展開由零開始的體驗,抗憂解慮。儘管有再多的煩惱不安都會拋之腦後,被譽為解壓器。  

香港新生兒按年跌12% 年輕人家庭觀念改變成主因

據政府統計處最新公布數據,2022年本港有3.25萬名嬰兒誕生,按年再跌12%,連續3年錄得雙位數跌幅。而聯合國人口基金會發布《2023年世界人口狀況》,香港生育率屬全球包尾,每位女性平均只會生育0.8名子女,低於鄰近國家如韓國、新加坡、日本等。年青人對組織家庭的重視程度較以往低,家計會指出,計劃未來不結婚及為人父母的年輕人比例不斷增加,結婚和生育的理想年齡也不斷上升。面對本港出生率低的問題,《施政報告》日前亦公布多項鼓勵生育政策,包括派發2萬元新生嬰兒獎勵金、容許有新生嬰的家庭優先公屋上樓。

留在香港 還是移民他鄉?

隨著近年越來越多港人選擇移民到外國定居生活,據移民公司調查報告顯示,加拿大和英國兩個國家則最為熱門。根據政府統計處數字,2022 年底香港人口臨時數字約為 730萬,為自 2016 年最低。本港 2022 年的居民淨移出人數有上升趨勢,且近年移民人口普遍年齡相對年輕。一對年輕情侶 Tracy 與 Leo 正打算移民到加拿大,Leo 去年剛大學畢業,目前從事一份房地產工作。而 Tracy 則是本年度的準畢業生,目前修讀時裝紡織科目。二人計畫待 Tracy 畢業便立刻離開香港。到底是什麼原因令兩名有大學學歷且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年輕人要離開這個「家」?

「秤」與「承」:耄耋老人何太的執著與堅守

記者  蔣雨軒 在九龍半島油麻地上海街的紅磚屋對面,有一家倚大廈側牆而開的店鋪「利和秤號」。已屆耄耋之年的老闆娘何太總愛穿一件印花上衣,習慣性地抬起一只腳坐在店鋪前忙碌。談及老鋪的歷史,她總以爽朗的聲音自豪地說:「我的鋪是家父開的,已經做了將近九十年!我唯一的願望,就是希望將父親的手藝在世界上流傳得久一點,沒有其他願望了。你問我準備做到什麼時候?我沒想過退休,能做一天是一天!」 櫛風沐雨九十年 20世紀30年代,秤在香港平民生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無論果欄、藥鋪、魚鋪,甚至金鋪都需要用秤。何太的父親黃源璋遂北上到廣州拜師學藝做秤。何太回憶道:「12歲那年,爸爸北上廣州拜師學藝,前三年主要是打雜,師兄做好了,才偶爾讓他磨磨秤試試手,有時還惡作劇捉弄他。直到第四年,他才真正開始學,不知疲倦地學,甚至有時手都磨出血」。但何太驕傲地說:「我爸爸是個很有恆心的人,他常常想,你捉弄我,我更要把技術學到家!」父親學師的經歷很令她感慨,也正是父親的執著與堅持影響了何太今後的路。 「利和秤號」歷經過50年代桿秤流行的黃金歲月,也見證著近30年科技進步、電子磅搶佔市場的大浪淘沙。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港英政府為融入世界市場,在香港推行十進位制等國際計量標準,導致越來越多本地店鋪放棄使用傳統計量單位。如今,「斤、兩、錢」等傳統計量單位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關注和使用手工秤的人也越來越少。據何太介紹,千禧年前後,「利和秤號」已成為香港唯一一間由自家師傅親手制秤賣秤的老字型大小店鋪。 堅持誠信,把控品質 不管日曬雨淋,何太依然幾十年如一日地打點著父親留下來的家業。她雖然身形嬌小,手腳卻很麻利,打理起店鋪來得心應手。 何太檢測藥秤時,只見她右手高高執秤,左手則一毫一厘地緩慢移動著砣的位置。她還不時推動著已有明顯磨損痕跡的老花眼鏡,生怕自己看錯度量衡。秤未達到平衡時,她就把手頭的秤砣拿到磨刀石上來回摩擦,再套上秤桿進行反復測試,直到秤與砣保持最佳的平衡狀態。正如她所說:「師傅做好秤後必須經過我的手,我先要試試准不准,不准不會賣給客人。」何太對質量的高要求,源於她始終牢記父親用一生踐行的原則:「做生意最重要的是講誠信,而做秤,最重要的是分毫不差。」 提及現今電子磅與傳統手工秤的區別,何太自信地說:「那些電子磅用一段時間電不夠用,數字不同就不准了。我這些秤用幾十年都不會壞,換條繩子就跟新的一樣。」 遊客不絕,老客不斷 近年來雖然兒孫、街坊不斷勸說何太退休,安心回家頤養天年,但她始終堅持:「這是菩薩賜予我的福氣,我現在能走能動,你要問我做到什麼時候?我不知道,我能做一天是一天啊!全香港現在只剩下我這一家,我關門就沒有人能買到手工秤了!」雖然平日的客人不多,但何太也對此感到滿足,這正是她辛勤守業的動力所在。 這幾十年的光景,有不少街坊遷居到別的地方生活,但他們一有機會就會回油麻地來探望何太。而最令何太高興的,要數一些遠道而來光顧小店的客人,她說:「跑來照顧我的生意的,除了來自屯門、大澳、長洲等地的客人外,還有不少幾十年前出國的老街坊,他們有時甚至專門回來買我的秤……」採訪時恰逢一位年過半百的老顧客,他一邊嫺熟地撥弄著秤桿,一邊與何太打趣道:「當年我來照顧你生意的時候,你還是靚女,現在都成阿婆啦!」 「利和秤號」還常常吸引到一些有復古情懷的年輕人在鋪前駐足欣賞,他們舉著手機不斷調試著最佳的拍攝角度。一名從內地來香港旅遊的女大學生表示很受觸動:「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麼多種類的秤,實在是大開眼界!婆婆這麼大年紀還在工作很讓我感動,我忍不住拍了幾張照片發給同學,希望他們今後也來香港感受一下傳統手工藝的魅力。」在行人如織的油麻地,還有不少外國遊客頻頻投來好奇的目光。何太還會用動作為他們解釋手工秤的用法,並耐心教他們上手試秤。 「不舍得退休」的價值傳承 守在鋪面的時光,對於這位耄耋老人而言,大抵比靜養在家更有趣。「我最小的孫子都上大學了」,她驕傲地向記者比畫道:「海對面,在港大讀醫科!」說著,她將右手食指緩緩指向了南方。原來,何太的子孫後代都學有所成,在不同的行業順利發展。在得到家人的尊重和支持下,她只想把一件事情堅持好:「我唯一的願望,就是希望父親的手藝在世界上流傳得久一點。」對老鋪的守護成為何太晚年的信念,她相信這也是使她幸福健康的強大動因。 何太接過父親的生意後,將老字號又傳承了幾十年,如今依然面臨接續傳承的問題。她說:「我的子女個個都不學這門手藝,這種工作又曬、又熱,我也不想讓他們這麼辛苦。即便入這一行,現在人人都用電子磅,學了也沒有用。」手工秤技術雖然即將面臨失傳,但何太並沒有太悲觀,反而愈加享受守業的過程,也不奢求後代繼續傳承下去。何太理解時代前行的規律,她的身上充盈著一種放得下的豁達和通透的力量。 一把小小的秤,一頭是對傳統手工藝近一個世紀的堅守,一頭卻承載著千斤重的父女深情;一間小小的店鋪,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智慧與文化內涵,孝女何太的一句「不舍得退休」,同時也訴說著90年老店「利和秤號」傳承父業的動人故事。

居民反對簡約公屋意見此起彼落 測量師冀實際造價較預期低

香港政府於 2022 施政報告中提出將於 未來 5 年推出簡約公屋以解決現時住 屋問題。由於現時公屋輪侯時間過長,政府為解決輪侯市民的燃眉之急,欲推出簡約公屋解決當下問題,不過,當中選址引 起社會迴響,其中一個啟德世運道的選址 惹來不少爭議及反對聲音。在政府原先的發展計劃中,啟德一帶的土地用途,本身用作發展香港第二個核心商業區,如今政府沒有經過任何諮詢便一意孤行,將啟德土地改變用途,漠視市民意見,惹來一些 啟德居民不滿。

政府推廣環保 惟膠袋徵費調整再惹爭議

去年10月19日,香港政府正式落實新膠袋徵費政策,於同年12月31日開始實施。新政策將每個膠袋的收費由舊政策的$0.5加至$1。以往市民購置冷凍食品可豁免膠袋收費的政策同時範圍收窄,僅限沒有或未完全包裝的食品可獲豁免。為了鼓勵市民自備袋子,環保署亦建議商戶收起平口袋,以免顧客自取,冰凍或冷凍食品如:雪糕、牛奶和包裝凍肉,不再有豁免。根據政府公佈,未有遵守新政策的商戶先會收到環保署的口頭警告,如在口頭警告後仍未改善,將會採取執法行動。環保署可向商戶收取$2,000的罰款,如重複違規,更有機會被提出檢控,商戶最高可被罰款二十萬元。

租借獨木舟規管不足 構安全隱患

疫情下港人缺乏消閑好去處,在炎熱的夏天,有不少市民選擇以水上活動消暑,帶動本地獨木舟熱潮。不過較早前曾出現惡劣天氣,西貢白沙洲有市民進行水上活動時發生意外。事發前,天文台早已發出雷暴警告,呼籲市民避免進行水上活動,但有市民仍然忽略安全問題,最終九人墮海一人留醫不治。事後記者到西貢鄰近海灘觀察,發現有市民沒有主動穿上救生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