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出爐 消費券代替派糖 國安開支預算急增

記者:李雅然、林雪瑩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2月24日公布2021-22年《財政預算案》,預算案封面為青綠色,代表對未來懷抱的希望,經濟有起伏,財政豐儉也有周期,就如植物生長也有規律。問及派糖措施,陳茂波指現實中要「睇餸食飯」,難免令選擇有限。而預算案公布後,的確有失市民期望。 電子消費券「堅離地」? 當中最大爭議,莫過於首次推出的電子消費券。消費券會分5次派發,每月派$1000;限月內使用;不適用於海外網購等,料於暑假開始登記。措施預計有720萬人受惠,涉及開支360億元,當中行政費約6億元。對比去年全民派發現金的3.6億元行政費,高出近一半。相比直接派發現金,消費券的限制會較多,而且成本亦較高。 有市民認為派發消費券,會造成不必要的消費,可能會因此而增加額外開支,直接發放現金會更實惠。而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小商店,亦未必能直接受惠,因它們可能不支援電子支付,變相只能惠及大型企業,造成資源錯配。就長者未必能夠使用電子支付方式,陳茂波指可以八達通代替。但遺失八達通的風險相對較大,再加上有增值限額,可見其措施考慮得不夠周全。其後,陳茂波於電台節目表示,聽取市民意見後,認為派發方式及細節有調整空間,詳情將有待確實。 80億國安開支龐大 受港人高度關注的《港區國安法》,首次於預算案當中,獲發80億用以支付未來數年,關於維護國家安全的開支。但記者多次問及該筆款項的詳情,陳茂波指國安開支屬機密資料,並沒有正面回應。相關費用已於去年12月支付,已列明於2月公布的政府季度帳目,來年的預算案將不會有相關撥款。他又指,會於今年內按照《港區國安法》的要求,向立法會提交有關開支的分項預算詳情。 會上另一焦點,是關於政府早前公佈的香港電台管治及管理檢討報告中,批評其編輯管理制度存在缺失,且偏離《香港電台約章》,港台被再削預算開支約4.6%,僅得9.95億元。陳茂波在記者會被問及政府如何在不斷刪減港台預算下,仍能保證節目質素,陳茂波回應指,政府有既定機制處理。 有關市民對<<財政預算案>>的看法,香港民意研究所訪問859名18歲或以上香港居民,近6成受訪者對預算案表示不滿,滿意程度為回歸以來最低。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的民望,最新評分為36.2分,為歷屆財政司司長最低,支持率只佔兩成七。也有受訪市民關注香港未來繼續面對財赤問題對社會發展帶來一定隱憂。 印花稅上升 港股急挫 此外,預算案亦提出上調股票印花稅稅率,由現時買賣雙方按交易金額各付的0.1%,提高至0.13%。消息一出,港交所股價大跌。陳茂波指當局充分考慮對證券市場和國際競爭力的影響,決定調整股票印花稅,計劃於8月1日實施有關調整。 港交所對政府提高股票印花稅感到失望,但明白該稅項是政府重要收入來源。當天(24日)消息公佈後,市場未做好調整稅收心理準備令股市大跌,恒指急瀉逾千點,港交所急挫近9%,港股通(滬)淨流出約118億元。港府近30年來首次加股票印花稅,過往都是調低印花稅,惹來市場人士不滿。政府預期印花稅可為下財年額外增80億元收入。美銀證券認為調高印花稅,對港交所短期營業額影響屬中性,但長遠來說,交易成本上升,對港交所擴大投資者基礎造成負面影響。

「私竇」悄悄崛起 社區健康風險惹關注

  記者:蔡穎深 吳倩宜 「私竇」顧名思義是提供私人場所給顧客作不同用途,例如:飲酒、休憩或娛樂。近年,越來越多人利用私竇去經營不同業務,而且需求在疫情下大增。當中,「私竇」酒吧最為人知曉,大多數位於在各區的工業大廈,他們沒有牌照,沒有寬敞的店舖,限聚令下「默默地」每天照常營業。酒吧業往往與市民夜生活有關,但在疫情下,一度傍晚六點過後不能營業,甚至整個業界都被政府叫停,這行業已經成為其中一個最受影響的範疇,「私竇」順理成章成為疫情下酒吧業的代替品。隨着疫情發展下,「私竇」已經成為不少人聚腳的地點,同時亦受到很多關注,例如監管和衛生問題,甚至新冠肺炎傳播病毒風險等。由於這些「私竇」,通常都是無牌經營,難免會違反一些飲食場所的規例,尤其在疫情下,一大群人聚集於一個空氣不流通的地方,隱藏病患者無形中有機會傳染病毒。 顧客甘願承受風險 也要去到「私竇」消遣 這間位於荃灣的隱世酒吧和水煙私竇,乍眼一看之下人來人往,甚至充滿了經常光顧的顧客。在香港的疫情下,政府宣布所有酒吧行業的店舖都暫時關閉,仍然有不少顧客光顧私竇。受訪者李小姐是一位大學生,她表示:「在疫情前是一星期來酒吧消遣兩次,但疫情後幾乎要暫停。人是需要放鬆,更何況是在這個疫情下。(我到訪過的)私竇都是朋友介紹下而得知。」李小姐也表示,由於她身邊有很多朋友推介私竇,而且價錢較相宜,所以在疫情的時候,她也想到訪不同的「私竇」,希望感受不同的氣氛和消磨時間。另外,她也向我們展示不同「私竇」的照片。她說:「這些都是由我朋友開設或由朋友推介的私竇地點,其實很多人都是透過不同人介紹而認識這些地方,因此會比其他陌生的私竇地點較為可靠一些,所以我也經常替他們介紹一下生意。」由此可見,這班顧客不怕這傳染率高的病毒,反而來到酒吧,冒着觸犯限聚令的風險去放鬆自己。而且私竇內有不少年輕人,雖然地方比較狹窄和擠擁,但大家很容易便會很投契,對他們來說,也是認識新朋友的一個地方。 工廠大廈成藏身地 在疫情下,正常經營的店鋪面臨虧蝕和倒閉,限聚令導致生意額流失,私竇成為另類聚會場所。私竇漠視了限聚令照常營業,冒著犯法的風險開業。受訪者陳先生是一間私竇老闆,經營場所位於荃灣區的工業大廈。陳先生表示:「我們在疫情下生意額不跌反升,大多數是朋友介紹朋友,他們沒有地方去,便會來放鬆。」由於私竇大多數位於工廠區,成本壓力較低。但是在疫情下私竇店主仍然冒着巨大的風險營業,店主不會知道有沒有隱形病患者來到光顧,萬一有客人受到感染,私竇不單止是無牌營業,更加會觸犯限聚令。不過,作為私竇長期顧客的王先生表示:「私竇跟酒吧一樣都有水煙和酒,價錢比地舖更加便宜,所以依然吸引到不少年輕人光顧。」 社交平台宣傳令「私竇」更受歡迎 在疫情之前,私竇並未像現在那麼非常受年輕人歡迎。反而,一般的地鋪酒吧會較多人光顧。這些私竇大多數的消費者為年輕人,年輕人亦較容易接受新事物,所以會尋找更多吃喝玩樂的地點。在網絡中很容易就能搜尋到各方面的資訊,因此網絡成為了他們尋找好去處的重要媒體。現時年輕人往往會利用社交媒體分享他們的生活,然後發佈到自己的社交網站中。李小姐也向我們表示:「社交平台上經常都會有朋友分享他們在私竇時的照片,有見過朋友去的私竇是摩洛哥風格,地方很美,就算不是去喝酒都會想去見識一下。」疫情下,大多數市民沒有好去處,私竇因而悄悄崛起,不過當中的社區健康風險卻不容忽視,帶來的安全問題,也值得各方關注。

藝術界疫情零收入 冀轉型絕地求生

記者: 鄧愷彤 郭日朗 陳希童 鄭嘉晴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一年多,防疫措施令不少行業難以營運。其中音樂及舞台藝術行業也大受疫情打擊。有業界人士表示因疫情反覆,防疫措施未見放寬,舞台重啟無期。但音樂及舞台藝術人士仍然努力堅持,盼望疫情完結的一天能重踏舞台。 兩大收入均被斷絕 無奈用影像呈現舞台劇 舞台監督Libby 為香港舞台藝術從業員工會的代表,她表示疫情期間有不少舞台藝術從業員,因受不住經濟壓力而轉行,她補充,這行業大約有八成工作來自劇場,兩成來自學校教學,但因政府實施限聚令等防疫措施,劇場不能開放,學校教學也被迫停止,所以令生計難以維持。 她表示,舞台行業很多製作都是依靠政府資助,例如來自藝發局及康文署。但政府規定,必須藉著舉辦文化節目以申請資助。但是在疫情當中,沒有任何舞台演出,政府便會要求她們把舞台劇拍攝出來以作申請。但Libby解釋,她一直以來的工作經驗和學習知識都應用於舞台藝術上,現在感覺自己彷似「突然侵佔了電影行業」, 但本身卻沒有受過拍攝電影的訓練, 所以作品質素不夠好。慢慢地,便覺得工作「只是一個交差的項目」,但坦言這是「絕地求生」的做法。 Libby 覺得疫情過後的舞台行業仍然不明朗。即使英國、美國等劇場藝術如此興盛的地方,調查顯示人們在疫情後仍然沒有意欲去劇場。何況香港是一個不視文化藝術為一線娛樂的地方,可想而知疫情之後更不會有太多觀眾。 但她表示,不期望政府「課金」救濟,只希望政府可以幫助推動觀眾入劇場,例如買一些門票給予弱勢社群觀看,又或者參考台灣的文化券政策,鼓勵市民支持舞台行業。幫助舞台行業在疫情好轉後,儘快恢復疫情前的入座情況。 年經樂隊期望 有更多香港人關注本地音樂 香港樂隊Heartshine由四位成員組成,2016年成立至今,主要涉獵的音樂類型為龐克搖滾(Punk Rock),現時四位成員皆就讀大學。Heartshine的主音Tiger 表示,疫情前樂隊主要靠演出費為收入,雖然收入並不多,但在多項防疫措施實施後,不能作現場表演,令樂隊營運更加困難。…

認清交友Apps危機 慎防愛情陷阱

記者: 許佩琳 吳詩琪 交友Apps日漸普及化 香港人「熱愛工作」,長期不定時的工作模式令都市人失去私人時間,生活圈子亦逐漸收窄。「身不由己」的香港人本來就難以認識伴侶,現時更加因為疫情關係,連娛樂活動(如Party 聚會)都暫時不能進行,單身人士就更難認識伴侶。因此,交友Apps成為他們認識異性的「最佳方法」,令不少渴望戀愛,但未曾有戀愛經驗的A0人士,選擇以交友Apps去擴大社交圈子和打發時間,同時希望把握機會結識另一半。 記者發現,目前大部分的交友Apps程式都根據用家年齡、興趣、身高、學歷和搜尋喜好作出配對。用家感到「合眼緣」就可以給”like”,沒興趣就直接”Pass”。當雙方都”like”時,即配對成功,之後便可以開始聊天。如果用家想讓更多人看見自己,亦可以選擇「課金」功能,即付錢去購買更高級數的會員制或其他功能。「課金」後,可以進行更多配對,例如可以看到對方的上線時間,或讓自己的照片出現頻率增加,這樣用家可以主動岀擊為自己增加機會,整個過程操作簡單,因此不只真心想結識朋友的人會去使用,同時也令騙徒有機可乘。 第一次約會選址奇怪 根據記者了解,城中有一些年輕人嘗過交友Apps被騙的經歷,他們表示,對方邀約的地點相當奇怪。網上論壇有網友匿名留言指: 「他們約會時會被帶往昂貴的餐廳或者美容院,原來對方可以在點餐或療程後抽取佣金,因而約會變成騙徒賺錢的方法。」有受訪者表示,在交友Apps中認識的朋友只有一種聯絡方式,也沒有共同朋友。對方給予的照片、資料和社交媒體都可能是捏造的,令真心想認識朋友的用戶極度缺乏保障。 Hillary(化名)曾經在Tinder(交友Apps)上, 結識一位自稱身高一米八且擁有八舊腹肌的23歲男子。初時男子透過應用程式與Hillary聊天表現得風趣幽默,富有學識,所以Hillary很快便答應對方一同看電影。Hillary 當天到達戲院時,還以為對方未到達,因為現場並沒有年青男子,後來才透過電話「相認」。她表示,該明男子目測已年過30歲,身高只有一米七而且擁有大肚腩。心知不妙的Hillary硬着頭皮與對方看電影,但男人在看電影過程中一直「鹹豬手」和親吻她,令Hillary在電影播放到一半時經已先行離場。回家後,她發現自己手袋多了兩個「避孕套」,進一步知道對方有其他不軌意圖,因此她很慶幸自己當時有所戒備而先行離場,從此對交友Apps抱有很大戒心。 由此可見,交友Apps認識朋友容易「中伏」。交友Apps用戶多,騙案亦隨之而多,不幸中之大幸是只遇到「照騙」,嚴重的不單會被騙取金錢,更可能被騙徒騙取感情和色相。到底網友要怎樣提防交友Apps陷阱?使用時又有甚麼要注意的地方? 如何避免墮入交友Apps陷阱 為避免交友Apps衍生出的各種網絡陷阱,有使用五年交友Apps經驗的Suki為大家整理出六個使用建議和注意事項,供大家參考。 與對方交心前,應留意以下事項: 第一,確認對方身份:若發現對方的照片和背景資料都符合「高富帥」的特點,很可能對方只是個虛構對象。現實中並沒有「白馬王子」,條件好得「離地」就應有所懷疑,不能單憑照片和背景資料就輕易相信對方。可以先透過留意對方的社交媒體,瞭解到他們的日常興趣和愛好,並仔細分析他的性格是否適合自己。 第二,小心分辨用戶真假:儘管與對方交換了社交媒體帳戶,然而社交媒體帳戶也可以是虛構的。例如朋友數目少、朋友名單中很多是亂碼名字或外國帳户、在多數相片中也沒被標籤、長期沒有Like和留言、活動量不尋常地低等等,這很有可能是假帳户。 第三,見面要注意安全:如果對方提岀見面,應告訴父母或朋友對方姓名、見面地點、時間,並在公眾地方會面,例如知名的餐廳或咖啡廳,隨時與朋友保持聯繫。如察覺對方有不良企圖時,準備充分的離場理由及計劃,立即找藉口離開。…

特首林鄭月娥發表2020施政報告

特首林鄭月娥於11月25日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報告以「砥礪前行,重新出發」為題,全文共有10章約3.2萬字,內容包含教育改革、發展保育、房屋供應、創新科技等多項措施。林鄭月娥指,「如何令香港早日走出困局、令市民恢復信心,是這份《施政報告》的首要目的。」記者會上,林鄭提出抗疫是目前香港社會的「頭等大事」,是發展經濟和促進民生的基礎。《施政報告》受到傳媒的廣泛關注,多家傳媒機構就通識科改革、中央支持與大灣區就業及明日大嶼等話題向特首提問。

核心區空置舖急増 有業主逆市助租戶

從去年的社會運動到今年的新冠疫情,香港的經濟環境持續低迷,多間大小零售品牌結業。在本港多個核心商業區域,空置舖及招租廣告隨處可見。據美聯工商舖資料研究部發表的《2020年第三季度香港主要購物區街舖空置及商戶分布調查報告》,本港四個核心區(銅鑼灣、中環、尖沙咀及旺角)的空置舖位在第三季度共有945間,佔整體空置率12.6%,較去年同期上升逾一倍。據戴德梁行《全球主要大街》(Main Streets Across The World)2019 年度報告,香港銅鑼灣曾取代紐約第五大道上段,連續五年位居全球主要大街店鋪租金的榜首位置,價格為每年每平方呎2,745美元(約2.14萬港元)。不過現在以銅鑼灣區一線街道為例,空置舖數量達90間,其中以波斯富街最嚴重。

恒大舉辦新聞傳播教育論壇

10月24日,香港恒生大學(恒大)傳播學院舉辦「新聞傳播教育何去何從?」— 學界與業界圓桌論壇,多名新聞傳播領域的學者、專家出席會議,就「新聞傳播教育的角色與挑戰」及「新聞傳播教育的未來與契機」進行討論。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院長黃煜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蘇鑰機教授、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傅景華教授、香港珠海學院新聞及傳播學系關偉教授、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趙應春教授、香港新聞行政人員協會主席張秀雲、香港記者協會主席楊健興、香港經濟日報集團執行董事及社長陳早標、香港01執行總編輯戚本業、AM730副社長馮振超,以及有線電視前總主播王春媚應邀出席。

時裝網店流行 宣傳營銷創新

從上年的社會運動到今年的新冠疫情,香港經濟備受打擊。根據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261億港元,較去年同月下跌12.9%,而今年首9個月合計的臨時估計與去年同期比較下跌28.7%,其中服裝零售業按年下跌20.6%。有地區小型服裝店經營困難,店主指除了顧客少,「業主不肯減租,唯有硬著頭皮經營下去。」雖然不少實體服裝店老闆紛紛叫苦,但此時,網上時裝業務卻可能成為疫情下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