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busking 作樂不願停
以音樂作街頭表演(Busking)在市區如旺角,銅鑼灣,尖沙咀甚至走遠一點到赤柱一帶都隨處可見,的確,香港街頭藏著不少「好歌喉」。在銅鑼灣東角道有一班年輕人busking,吸引一班觀眾,不論男女老少都停下腳步欣賞,場面熱鬧,他們是2016年成立的街頭音樂聯盟--City Echo。
一針一線 戳出獨特毛毛地氈
近年興起一股自製簇絨地毯的熱潮,簇絨工作坊(Tufting Workshop)有如雨後春筍。繼風靡一時的精緻露營、劇本殺之後,簇絨(Tufting)熱潮蔓延到港,成為港人偷得浮生半日閒一項選擇。自疫情下社交限制、隔離措施等情況,改變人們生活模式,無疑推動簇絨地氈體驗,參加者化身成「紡織工匠」,展開由零開始的體驗,抗憂解慮。儘管有再多的煩惱不安都會拋之腦後,被譽為解壓器。
杜琪峯接受<<恒傳感言>>專訪: AI融入電影業 科技發展開拓無限未來
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節目,早前邀請到電影業界殿堂級人馬--杜琪峯導演擔任嘉賓,討論香港電影業發展,分享他在AI熱潮下,對科技發展的看法。
當男閨蜜「唔怕蝕底」 髮型師打造「靚靚女人」
美髮形式各異,顏色、剪裁不同能夠映襯出各種個人風格,展露獨特形象。在髮型背後,當然不少得髮型師的造型設計。在銅鑼灣鬧市一角,有一個別樹一格的90後髮型師堅持美感,透過聊天了解客人想法,自喻要成為客人的「閨蜜」髮型師。
輻水難收 「日食」難守
日本8月24日宣布排放核污水,特區政府隨即禁止日本12個都縣的海產進口,無疑為日式餐廳拋下「震撼彈」。日式餐廳排核污水的首兩星期生意額即時急跌,不少餐廳毅然轉型,只能見步行步。更有不少日式餐廳無辜結業,捱過疫情卻逃不過禁水產令。
五百年一遇黑雨多區水浸 打工仔質疑何謂「必要人員」? 工會:應直接宣布停工
黑雨侵襲本港,引發多區連日水浸,交通嚴重受阻。港府於九月八日宣布,「極端情況」將會延長,並至少維持至當日午夜十二時,所有日校停課。勞工處提醒僱主,除必要人員外,不應要求僱員返回工作地點上班,惟此舉引發多個工會及政黨不滿,質疑有關指引含糊不清,將勞工安全置身法外。本報記者亦曾到水浸重災區之一的黃大仙視察,有商戶表示,極端情況當日仍有開舖查看情況及點算損失。另有居住黃大仙的打工仔認爲港府指引不清晰,對「必要人員」定義模糊。工業傷亡權益會總幹事蕭倩文表示,政府應訂明「非緊急工種」,並發出停工指引代替非必要人員不應上班的建議。
堅守理文球迷區 球迷:有理文就有我
理文於上季煞科戰戰和傑志二比二屈居亞軍,但仍可踏上隊史第一次的亞冠之旅。同時,亦有一群身穿黃色球衣的球迷組織 “Leemannschaft”跟隨球隊作客日本,成為琦玉2002體育場中的「異見人士」為理文打氣。他們同時亦是理文將軍澳主場少數堅守球迷區的人,希望以自己的聲線為理文打氣,亦希望更多人加入他們為球隊打氣。Leemannschaft成員Philip表示,撐理文已經成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亦變成一種使命感。
ChatGPT殺入學校 惹抄襲擔憂 老師改AI文章嫌「無人味」 中學校長倡擁抱新科技
去年底橫空出世的人工智能﹙AI﹚技術ChatGPT風靡全球,這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機器人,不但在投資界引起熱議,也在校園引起「波瀾」,學界發現ChatGPT「做功課、答問題」的能力教人讚嘆亦使人困惑,「抄功課」、「作弊」的爭議油然而生,針對此事,港大早前宣布禁止學生使用,中大則研制定適用政策。這項新科技非大學生專利,在中小學也惹來關注。本報記者邀請小學老師試改ChatGPT生成的文章,結果令人憂心,但也有中學校長籲採用正面態度擁抱新事物,重新思考育才模式。事實上,科技向來有「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之熱議,學界以至各行各業該如何應對,專家提出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