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借獨木舟規管不足 構安全隱患

疫情下港人缺乏消閑好去處,在炎熱的夏天,有不少市民選擇以水上活動消暑,帶動本地獨木舟熱潮。不過較早前曾出現惡劣天氣,西貢白沙洲有市民進行水上活動時發生意外。事發前,天文台早已發出雷暴警告,呼籲市民避免進行水上活動,但有市民仍然忽略安全問題,最終九人墮海一人留醫不治。事後記者到西貢鄰近海灘觀察,發現有市民沒有主動穿上救生衣。

在家工作新經濟模式 成世界趨勢

新冠疫情持續接近4年,打工仔的工作模式都轉變不少。由於疫情肆虐一段長時間,"Work From Home"——在家工作模式在香港甚至全球流行,成為新經濟趨勢。不少香港企業開始採用這個新興工作模式,即使疫情稍有好轉,仍有不少員工早已習慣在家工作。

疫苗注射降至5歲 引發家長對兒童權益憂慮

政府由去年9月30日起,進一步擴大疫苗注射年齡範圍,至五到十一歲兒童。政府發言人較早時表示:「隨着學校開學及疫情升溫,以及考慮到兒童一旦染疫後死亡和重症的風險,有必要儘快進一步提高兒童的疫苗接種率。」另外,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曾指出,大約有6萬8千名5至11歲兒童未有接種新冠疫苗,因此希望讓家長有足夠時間帶子女接種疫苗,又認為家長應為子女提供保護,帶同他們去接種。

前律政司司長梁愛詩:國安法助本港長治久安

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於2022年 10 月 27 日舉辦題為「國家安全與香港」座談會,邀請香港特區政府前律政司司長梁愛詩女士主講。會議由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主持,副院長趙應春教授擔任司儀,與會人士包括校長何順文教授、副校長(機構發展)方永豪博士、傳播學院師生,以及其他學院教師等嘉賓出席。

適齡學童數目 持續下跌 幼兒教育工作面臨挑戰

在新冠疫情下,本港幼兒教育行業面臨前所未有挑戰。期間,移民潮出現、2021年更創新低只有 3.7 萬人出生導致適齡學童人口下跌,加上幼稚園縮班甚至殺校潮,近半受訪幼稚園反映報讀學前班人數減少,平均下跌四成;據教育局資料,本港近期出現一個學年有 17 間幼稚園停辦情況。幼兒教育行業萎縮,市場對幼師需求相應下降,就讀幼教的學生找工作機會難度大增。在讀幼教學生,以及業界人士均認為,要在幼教行業生存,必須擁有多項技能傍身,同時冀望得到政府適切支援。

[搶菜潮] 內地輸港供應不穩 本地農業藉此彈起?

受第五波疫情影響,曾一度嚴重影響本港食物供應鏈。早前不少跨境貨車司機染疫,大量運菜貨車滯留口岸,令菜價飆升,甚至出現「搶菜潮」,新鮮蔬菜大幅加價四至六成,雖然價格近日已從高位回落,但市民大眾仍然關注本港新鮮蔬菜的供求問題。目前,香港98%蔬菜依賴入口供應,業界正面對重重挑戰,雖然在城市化發展下,農業式微屬正常現象,但事關整體社會可持續發展,有環保團體表示香港農業發展應得到更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