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富邨重建 多間小店告別街坊 老闆:適應離別 有緣人自會再相遇
港島南區華富邨已經有57年的歷史,是香港首個以市鎮概念打造的公共屋邨,不單是一個屋邨,而是一個「新市鎮」。邨內齊備中小學、街市、商店、圖書館和銀行等設施,居民的基本生活所需均可在邨内解決。最近政府終於敲定重建遷置的方案,這意味著服務了街坊半個世紀的「金冠零食」需要退場。消息傳出後,許多街坊紛紛前往小食店幫忙清貨,店主陳先生表示:「我花了數十年的心血經營這家小食店,從黃竹坑搬到石排灣,再搬到華富邨,拆了一間又一間,我已經習慣了離別,並不感到心痛或不捨,因為我相信有緣的人總會再相遇!」
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 短期援助長期困局?
近年移民潮導致不少專業醫護人員離開香港,本地醫療系統面臨資源不足的挑戰。香港醫管局在2022年推出「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抵港醫生薪酬與本地副顧問醫生起薪點睇齊,即每人約120,000港元月薪,待遇豐厚,相當於內地一年薪酬。
內蒙古專才跨境到港大上班 冀成大學教授 惟無意落地生根
香港移民潮下「人手荒」問題惡化,政府早已積極推出ASMTP專才計劃,冀為港注入新動力、提振勞動力市場。事實上,香港工作深圳居住成為許多內地來港「打工仔」的選擇,來自內蒙古的張小姐是其中一份子。
探討脫赤之道 增值稅是否為解方
香港正面臨「財政赤字」狀況,2023年至2024年度的預計綜合赤字為1016億,財政儲備在2024年3月底預計為7332億元。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積極研究對應方案,當中包括考慮實施資產增值稅。資產增值稅是對買賣資產所得的利潤而徵收的税項。香港被譽為「國際金融城市」之一,擁有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計劃「流岀」,引發各界對稅制改革的回響。
消費權益新聞報道獎 恒生大學傳播學院憑「自家繁殖問題賣家」 榮獲優異獎項
消費者委員會主辦的「第23屆消費權益新聞報道獎」頒獎禮,在2023年11月9日完滿結束。當中合共42家新聞機構、社交平台及大專院校參與,共有373份作品參賽。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同學憑「自家繁殖問題賣家」獲「大專院校新聞獎」優異獎項。
機管局空難演習熟習緊急程序
香港機場管理局(下稱機管局)在2023年11月9日淩晨2點至8點進行了一年一度的空難及救援演習,是次演習模擬香港航空一班A320 人數為120人(114名乘客和6名機組人員)由沖繩飛往香港的航班,在回港期間因引擎故障在降落時需要緊急著陸,緊急著陸期間因引擎和地面發生摩擦,因而造成53人受傷2人死亡的空難。演習超過1000人參與,當中包括消防人員、保安、警察、學生記者和扮演傷者及家屬的市民。
旅遊業掙扎求存 疫時急應變 疫後守業難
旅遊業本是香港主要經濟支柱,無奈新冠疫情肆虐後,機場旅客人數銳減,訪港旅客由2019年的5,500萬人次,急跌至2020年357萬人次,2022年只剩下不足605萬人次。香港旅遊業比重佔本地生產總值(GDP)已由2018年的4.5%持續下跌,加上新冠疫情夾擊下,跌至2020年只佔3.2%。
要「走塑」 不「走數」
隨著全球積極推動各種環保法案,立法會通過《2023年產品環保責任(修訂)條例草案》,4月22日實施第一階段管制,包括禁止商戶銷售及提供發泡膠餐具、飲管、膠刀、膠叉等,亦會禁止食肆向堂食顧客提供即棄膠杯和即棄塑膠食物容器。雖然「走塑」是全球社會追求環保的大方向,但本港各方持份者又如何應對這項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