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財務公司 以電話收數放債 年利率高達二百厘
疫情下失業人數急升,借貸需求亦隨之上升。不少借款人為避免影響信貸評級,會選擇向網上財務中介借貸。但這種借貸手法層岀不窮,某些非法財務公司年利息更可達二百厘,借款人若一不小心就容易誤墮陷阱而周轉不靈。當借款人無力償還時,財務公司會以非法手段要挾償還巨額債款。有法律人士建議借款人應細閱貸款協議,如果發現需繳付顧問及中介費用,應立刻停止借貸交易。
疫情下失業人數急升,借貸需求亦隨之上升。不少借款人為避免影響信貸評級,會選擇向網上財務中介借貸。但這種借貸手法層岀不窮,某些非法財務公司年利息更可達二百厘,借款人若一不小心就容易誤墮陷阱而周轉不靈。當借款人無力償還時,財務公司會以非法手段要挾償還巨額債款。有法律人士建議借款人應細閱貸款協議,如果發現需繳付顧問及中介費用,應立刻停止借貸交易。
去年10月19日,香港政府正式落實新膠袋徵費政策,於同年12月31日開始實施。新政策將每個膠袋的收費由舊政策的$0.5加至$1。以往市民購置冷凍食品可豁免膠袋收費的政策同時範圍收窄,僅限沒有或未完全包裝的食品可獲豁免。為了鼓勵市民自備袋子,環保署亦建議商戶收起平口袋,以免顧客自取,冰凍或冷凍食品如:雪糕、牛奶和包裝凍肉,不再有豁免。根據政府公佈,未有遵守新政策的商戶先會收到環保署的口頭警告,如在口頭警告後仍未改善,將會採取執法行動。環保署可向商戶收取$2,000的罰款,如重複違規,更有機會被提出檢控,商戶最高可被罰款二十萬元。
2022年3月初,為來港學生提供租房服務的「港漂家」平台,作為「二房東」對學生和房東雙方進行欺騙並做雙面合同,公司賬戶的錢也不翼而飛,從二月份開始欠交房費。在2022年上半年香港疫情最為嚴重之時,租房學生卻面臨著被房東趕出的困境。
疫情期間市民集中在本地活動,單車徑也出現人滿之患,經常有「塞人塞車」情況。其中一個原因,是政府致力推動「單車友善」政策,並在新界發展全面的單車徑網絡,促使騎車者數目有顯著增幅。然而,單車徑配套質素參差,以及相關法例發展相當緩慢,造成近年單車意外頻生。鑑於意外數字屢創新高,而且大部分傷亡的騎車者均沒有佩戴頭盔,運房局正研究立法,管制市民在踩單車期間必須佩戴頭盔,違者將被罰款二千元。
行政長官李家超,於去年底發表在任後首份《施政報告》,在教育政策方面,為年青人提供發揮所長機會、迎接未來挑戰和機遇,內容包括,科、教、興、國四項重點。
新冠疫情至今持續逾兩年,中小學因此經歷多次停課。學生與家長被逼「困獸鬥」式留家上課和工作。據立法會文件《數據透視》顯示,2021年登記受虐或有受虐風險的保護兒童個案高達1367宗,按年激增逾四成。身兼防止虐待兒童會執委會委員、聯合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副顧問醫生鄭慧芬指出,醫院發現的懷疑虐兒個案激增,反映虐兒問題刻不容緩。眾多的虐兒個案中,發生在童樂居虐兒事件和深水埗發生的5歲男童兇殺案轟動社會,喚醒各界對兒童權益的關注。
優隅是一間提供家居維修服務予基層人士的機構,他們認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意思是要幫助捱餓的人,與其給他一尾魚充飢,不如教他捕魚的技術。多年來舉辦免費家居維修課程的優隅,一方面讓基層人士能夠自給自足,同時能回饋社會。基於「肩承社企使命」,深信「公義居所,生活尊嚴」的精神, 一班跨行業的成員便成立了「優隅」,寓意美好、 和諧安逸的角落,為「家」最提供更多定義。
新冠疫情肆虐至今已有三年,回顧過去一段較長時間,本港20年內共經歷兩次大形疫情,2003年的沙士與2019年的新冠肺炎。沙士時疫情只歷時約半年,但是次疫情維持時間較長;沙士令本港經濟陷入通縮,人工物價不斷縮水,但現時港人要面對的是物價飛升的通脹壓力。
本港過去幾年失業率屢創新高,金融犯罪案有上升趨勢。保安局表示,去年上半年金融詐騙案超過一萬二千宗,較對上年度同期上升近42%,涉及金額高達21億港元,其中七成涉及網上騙案。當中求職騙案、投資騙案、電話騙案以及網購騙案錄得升幅最爲顯著。
疫情下港人缺乏消閑好去處,在炎熱的夏天,有不少市民選擇以水上活動消暑,帶動本地獨木舟熱潮。不過較早前曾出現惡劣天氣,西貢白沙洲有市民進行水上活動時發生意外。事發前,天文台早已發出雷暴警告,呼籲市民避免進行水上活動,但有市民仍然忽略安全問題,最終九人墮海一人留醫不治。事後記者到西貢鄰近海灘觀察,發現有市民沒有主動穿上救生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