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

恒大傳播學院學業成就獎頒獎典禮 扶輪社中國日報相繼推獎學金表揚卓越學生

香港恒生大學(恒大)傳播學院學業成就獎頒獎典禮於2023年3月30日,在何善衡教學大樓馮堯敬堂舉行,近130名學生獲頒發獎學金表揚他們過去一年的努力和卓越表現。除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出席,香港華語扶輪社社長趙惠笑女士亦擔任頒獎嘉賓,並致辭鼓勵學生。多名教授和得獎學生家長到場支持,見證喜悅。

安心不安心?

「安心出行」推出接近半年,由最初不太受市民歡迎,直至現時,根據創科局局長薛永恒4月11日於社交平台公佈,最新下載量達377萬次。雖然下載量急升,但仍有約一半市民未有使用,出入食肆時會以登記個人資料代替。「安心出行」的推出,一方面如政府所指是要保障公眾健康,但另一方面也引發了大家對私隱問題和軟件成效的關注。早前有市民指,曾與確診者處於同一空間,卻沒有收到「安心出行」的通知,令該應用程式的防疫成效受到質疑。

港人壓力爆煲 表達藝術治療成新出路

記者:李雅然、馮焯瑩、林嘉蔚 新冠肺炎肆虐,令全球經濟活動停擺,各行業被迫裁員或減薪。除生活受影響外,心理健康亦不容忽視。疫情爆發初期,市民人心惶惶,主要因缺乏防疫物資而產生恐懼。疫情持續至今超過一年,香港人難免累積了不少負面情緒,包括工作、家庭及生活上因疫情帶來的轉變,導致產生各種壓力。香港心理衞生會公布「全港抑鬱指數調查2020」,於去年8至9月訪問1336人。逾6成受訪者表示壓力來自政治或社會環境及疫情,疫情壓力亦源自與人交往機會減少及擔心患病。達中等至嚴重抑鬱程度的受訪者增至23%,創2012年以來新高。可見疫情及社會運動直接影響市民的心理狀態。要調節心理健康,不但有傳統的心理輔導,同時亦有多種藝術治療可供大眾選擇。 繪畫等於表達藝術治療? 大環境叫人不安,若想改善心理健康,除了傳統的心理輔導,近期流行的表達藝術治療與藝術治療,也可以是出路。根據香港表達藝術治療協會指,表達藝術治療與藝術治療的不同之處,在於藝術治療只會以視覺藝術作治療方法,而表達藝術治療的方法主要有5個範疇,包括視覺藝術、音樂、舞蹈、戲劇及創意寫作。治療師會融會貫通五種表達方法,針對求助者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令他們透過藝術的形式了解自我,從而達致自我療癒及增強自我意識。 疫情導致求助個案上升 天力亞太顧問高級顧問及註冊藝術(表達藝術)治療師蘇瑞雯 (Sandy) 指出,因疫情而尋求協助的個案有明顯升幅。根據他們去年1至7月於亞太地區所調查的數字顯示,有42%求助者因疫情而引起心理問題而尋求諮詢,而且有68%的諮詢者為男性,可見男士們的壓力管理能力比女士低。Sandy發現求助者面對的問題,會因疫情變化而有所不同。疫情初期,求助者會因恐懼感染新型肺炎或缺乏防疫物資,而產生心理壓力,或因自我隔離而產生孤獨感及被排除感。其後,疫情掀起在家工作的模式,在家時間比以往長,導致原有的兩性或夫妻關係問題浮現,再而引發更多磨擦,形成導火線。數據亦顯示,有13%因疫情而產生工作壓力。因員工會擔心上司認為他們沒有努力工作,或沒有下班時間,長期處於工作模式,令精神壓力長期高企。至今,移民問題亦成求助的新趨勢。 中學教師初嘗表達藝術治療 即使有輔導經驗,亦未必能夠自我調整心理狀態,曾任教多年的陳老師便是如此。她主要負責高年級學生的文憑考試,但疫情下的文憑試接連受到影響,加上社會運動和長期網上授課等難關。陳老師曾經感到喘不過氣,造成長期焦慮,加上夜夜失眠,需要尋求各種心理治療。陳老師認為表達藝術治療比傳統的談話療法新穎,她也嘗試過藝術治療,但最終認為前者在不同領域下,更能有效地紓發壓力。她又指,表達藝術治療與自身藝術天分並不掛鉤,而且過程中想進行甚麼都可以,只要充分表達出來,心理就能得以治療。「我現時仍會照著治療師的教導,當遇到壓力,就自己進行表達藝術治療,以達到紓緩效果。」由此可見,表達藝術治療對減壓有一定成效。 能醫又要自醫 作為一個藝術治療師,除了為求助者提供輔助,Sandy自己也堅持終身學習。「不可以讓自己有一刻停頓,因為所面對的事情實在太多」。她指出,因每個案都有千絲萬縷的原因。要站在對方角度感受,才能顧及細微之處,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法。她又表示,而學懂如何抽離亦尤其重要,因為求助者會傾瀉很多心底情感出來,作為治療師要懂得抽離情緒,才能作出專業的治療方案。Sandy相信,治療過程並非單向關係,而是互相影響及成長,從而更了解自己,豐富人生閲歷。 啟蒙書籍推介 Sandy介紹一本由維也納第三心理治療學派—意義治療與存在主義分析的創辦人維克多.弗蘭克(Dr Viktor Frankl)撰寫的哲學類書籍。書本講述身為神經學家暨心理醫生的作者在德國納粹集中營的生活,透露如何面對逆境尋找及反思生命意義。他所創立的意義治療學對Sandy影響尤深:如何從生活中領悟生命的意義,即使面對難關,也積極地面對現實,努力追求生命意義,好好生存及生活。

家傭週日聚集或成防疫隱患

外傭週末在街頭休閒聚會,曾被視為香港獨特的人文景象。但在疫情下,部分外傭無視政府的防疫措施照常聚集,如4人限聚令、1.5米社交距離及在公眾地方必須佩戴口罩等,快樂聚會隨時可能有傳播新冠肺炎的潛在風險。香港7月第三波疫情爆發時,累計有5名外傭感染新冠肺炎,均涉及早前有感染個案的外傭聚居單位或由中介公司提供的宿舍。政府對外傭聚集幾乎束手無策,不少僱主感到憂慮,擔心外傭把病毒帶回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