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迷因風靡 恐涉版權風險
今年9月,全球首個迷因(Meme)實體展在尖沙咀某大型商場舉行,網絡上流行的各種諷刺、惡搞、幽默圖文也登上大雅之堂,甚至很多人不惜花上幾個小時排隊入場參觀,感受這種從線上搬到線下的迷因文化。「黑人問號」、「我全都要」、「成功小孩」等搞笑圖片搭配幽默文字或符號的迷因會引起網民的共鳴,但原來儲存迷因圖,再把它們轉發出去,這兩個簡單的動作其實已經使你遊走在法律的邊緣。
今年9月,全球首個迷因(Meme)實體展在尖沙咀某大型商場舉行,網絡上流行的各種諷刺、惡搞、幽默圖文也登上大雅之堂,甚至很多人不惜花上幾個小時排隊入場參觀,感受這種從線上搬到線下的迷因文化。「黑人問號」、「我全都要」、「成功小孩」等搞笑圖片搭配幽默文字或符號的迷因會引起網民的共鳴,但原來儲存迷因圖,再把它們轉發出去,這兩個簡單的動作其實已經使你遊走在法律的邊緣。
最近有網民到將軍澳某壽司店用餐時,將二維碼點餐紙上載至社交媒體的「香港壽司刺身關注組」,遭到其他網民「瘋狂落單」,導致該網民最後結賬超萬元。這些活躍於社交媒體的食物關注組越來越受到消費者和商家的關注,在消費領域的影響已經超出大家的想像。有不少商家看中這股熱潮,計劃與關注組合作推廣產品。這些關注組看似簡單,其實暗藏商機,有專家認為這可能是網絡營銷的一股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