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heard voices under urban renewal vision
Continual development of new towns lay the foundation for urban expansion and urbanization in Hong Kong. However, the government has…
Continual development of new towns lay the foundation for urban expansion and urbanization in Hong Kong. However, the government has…
記者 蔣雨軒 在九龍半島油麻地上海街的紅磚屋對面,有一家倚大廈側牆而開的店鋪「利和秤號」。已屆耄耋之年的老闆娘何太總愛穿一件印花上衣,習慣性地抬起一只腳坐在店鋪前忙碌。談及老鋪的歷史,她總以爽朗的聲音自豪地說:「我的鋪是家父開的,已經做了將近九十年!我唯一的願望,就是希望將父親的手藝在世界上流傳得久一點,沒有其他願望了。你問我準備做到什麼時候?我沒想過退休,能做一天是一天!」 櫛風沐雨九十年 20世紀30年代,秤在香港平民生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無論果欄、藥鋪、魚鋪,甚至金鋪都需要用秤。何太的父親黃源璋遂北上到廣州拜師學藝做秤。何太回憶道:「12歲那年,爸爸北上廣州拜師學藝,前三年主要是打雜,師兄做好了,才偶爾讓他磨磨秤試試手,有時還惡作劇捉弄他。直到第四年,他才真正開始學,不知疲倦地學,甚至有時手都磨出血」。但何太驕傲地說:「我爸爸是個很有恆心的人,他常常想,你捉弄我,我更要把技術學到家!」父親學師的經歷很令她感慨,也正是父親的執著與堅持影響了何太今後的路。 「利和秤號」歷經過50年代桿秤流行的黃金歲月,也見證著近30年科技進步、電子磅搶佔市場的大浪淘沙。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港英政府為融入世界市場,在香港推行十進位制等國際計量標準,導致越來越多本地店鋪放棄使用傳統計量單位。如今,「斤、兩、錢」等傳統計量單位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關注和使用手工秤的人也越來越少。據何太介紹,千禧年前後,「利和秤號」已成為香港唯一一間由自家師傅親手制秤賣秤的老字型大小店鋪。 堅持誠信,把控品質 不管日曬雨淋,何太依然幾十年如一日地打點著父親留下來的家業。她雖然身形嬌小,手腳卻很麻利,打理起店鋪來得心應手。 何太檢測藥秤時,只見她右手高高執秤,左手則一毫一厘地緩慢移動著砣的位置。她還不時推動著已有明顯磨損痕跡的老花眼鏡,生怕自己看錯度量衡。秤未達到平衡時,她就把手頭的秤砣拿到磨刀石上來回摩擦,再套上秤桿進行反復測試,直到秤與砣保持最佳的平衡狀態。正如她所說:「師傅做好秤後必須經過我的手,我先要試試准不准,不准不會賣給客人。」何太對質量的高要求,源於她始終牢記父親用一生踐行的原則:「做生意最重要的是講誠信,而做秤,最重要的是分毫不差。」 提及現今電子磅與傳統手工秤的區別,何太自信地說:「那些電子磅用一段時間電不夠用,數字不同就不准了。我這些秤用幾十年都不會壞,換條繩子就跟新的一樣。」 遊客不絕,老客不斷 近年來雖然兒孫、街坊不斷勸說何太退休,安心回家頤養天年,但她始終堅持:「這是菩薩賜予我的福氣,我現在能走能動,你要問我做到什麼時候?我不知道,我能做一天是一天啊!全香港現在只剩下我這一家,我關門就沒有人能買到手工秤了!」雖然平日的客人不多,但何太也對此感到滿足,這正是她辛勤守業的動力所在。 這幾十年的光景,有不少街坊遷居到別的地方生活,但他們一有機會就會回油麻地來探望何太。而最令何太高興的,要數一些遠道而來光顧小店的客人,她說:「跑來照顧我的生意的,除了來自屯門、大澳、長洲等地的客人外,還有不少幾十年前出國的老街坊,他們有時甚至專門回來買我的秤……」採訪時恰逢一位年過半百的老顧客,他一邊嫺熟地撥弄著秤桿,一邊與何太打趣道:「當年我來照顧你生意的時候,你還是靚女,現在都成阿婆啦!」 「利和秤號」還常常吸引到一些有復古情懷的年輕人在鋪前駐足欣賞,他們舉著手機不斷調試著最佳的拍攝角度。一名從內地來香港旅遊的女大學生表示很受觸動:「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麼多種類的秤,實在是大開眼界!婆婆這麼大年紀還在工作很讓我感動,我忍不住拍了幾張照片發給同學,希望他們今後也來香港感受一下傳統手工藝的魅力。」在行人如織的油麻地,還有不少外國遊客頻頻投來好奇的目光。何太還會用動作為他們解釋手工秤的用法,並耐心教他們上手試秤。 「不舍得退休」的價值傳承 守在鋪面的時光,對於這位耄耋老人而言,大抵比靜養在家更有趣。「我最小的孫子都上大學了」,她驕傲地向記者比畫道:「海對面,在港大讀醫科!」說著,她將右手食指緩緩指向了南方。原來,何太的子孫後代都學有所成,在不同的行業順利發展。在得到家人的尊重和支持下,她只想把一件事情堅持好:「我唯一的願望,就是希望父親的手藝在世界上流傳得久一點。」對老鋪的守護成為何太晚年的信念,她相信這也是使她幸福健康的強大動因。 何太接過父親的生意後,將老字號又傳承了幾十年,如今依然面臨接續傳承的問題。她說:「我的子女個個都不學這門手藝,這種工作又曬、又熱,我也不想讓他們這麼辛苦。即便入這一行,現在人人都用電子磅,學了也沒有用。」手工秤技術雖然即將面臨失傳,但何太並沒有太悲觀,反而愈加享受守業的過程,也不奢求後代繼續傳承下去。何太理解時代前行的規律,她的身上充盈著一種放得下的豁達和通透的力量。 一把小小的秤,一頭是對傳統手工藝近一個世紀的堅守,一頭卻承載著千斤重的父女深情;一間小小的店鋪,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智慧與文化內涵,孝女何太的一句「不舍得退休」,同時也訴說著90年老店「利和秤號」傳承父業的動人故事。
記者 黃丹怡 1988年建立的九龍城街市,有近六百個檔口,穿過水果檔區域,就能看到了一位矯健的老婆婆,熟練地將雞稱重、浸熱水、拔毛,有條不紊的進行著每一個步驟。這位老婆婆正是67歲的陳秀娟,她獨自經營一家雞檔,被街坊親切地稱為「大妹姐」。 陳秀娟7歲開始幫母親看檔,一轉眼就是六十年。上世紀50年代,陳秀娟一家從內地來香港生活,母親為了養家糊口做了許多工作,後來在1958年決定經營雞檔以維持一家人的生計。陳秀娟說:「這個雞檔剛開業的時候只是路邊攤,後來慢慢做起來才在街市裡找了固定店鋪。」 專注一生事業 「大妹姐」的母親70歲退休,她在1988年正式將雞檔從母親那接手,一直守在雞檔工作。至於為什麼會接手母親的生意,「大妹姐」這樣回答:「我是家裡的老大,家裡除了我還有三個妹妹和一個弟弟,他們都不做就只能我先做了。他們各有各的工作,但我不想浪費媽媽的一番心血和招牌。」其實陳秀娟很樂意接手母親的招牌,雞檔也成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妹姐」在開檔的時候總是帶著藍牙耳機,因為這樣不會妨礙她正常工作,也不會錯過客人及農場的電話。「大妹姐」每天都是早上七點半到店,晚上七點半才下班,每天工作12個小時。但她依舊精神抖擻,看不出一點疲憊,陳秀娟說:「有事情做才比較有精神,像我這個年紀的老婆婆,在家待久了會容易生病。」 拒百萬補貼守牌照 1997年,香港首次出現禽流感,家禽市場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08年香港特區政府向家禽業推出自願交牌計劃,許多檔舖選擇離場,一部分選擇轉做冰鮮雞市場,還有人選擇繼續堅守祖業。據統計,政府實施計畫前,香港約有470個活雞檔;推出計劃後,全港僅剩下132個活雞檔。九龍城街市以往有十多個雞檔,現在只剩下兩檔了,「大妹姐」的檔舖是其中之一。 以「大妹姐」的檔舖規模計算,當時如果退還牌照,可以獲得近百萬的補償款,但是「大妹姐」一點都沒有動搖,堅定自己一定不會交還牌照的信念。她說:「這個檔口值九十幾萬,但是我完全不心動。當時就想著可以搏一搏,搏到就算運氣好。沒想到最後真的搏贏了,讓我可以繼續在街市裡買活雞。」 見證重要時刻 雞檔不僅僅是「大妹姐」一生的事業,更見證了他們一家許多重要時刻。陳秀娟幸福地回憶:「二兒子結婚也是在檔口行禮,新年的時候,親戚朋友也都來檔口拜年,很熱鬧!」「大妹姐」一週只休一天,連過年過節都會回雞檔開業。 每年冬至和春節雞檔生意特別好,這也是「大妹姐」一年裡最忙錄的時候。每年這個時候,「大妹姐」的子女們還會到雞檔幫忙殺雞、叫賣,這對於「大妹姐」一家也算是另一種形式的團圓。 客人亦是朋友 「大妹姐」將一生中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放在經營雞檔上,也把客人當做是自己的朋友。「大妹姐」說:「自己沒讀過幾年書,也沒上過班,除了街市外,都沒同學朋友。我的街坊和客人都是我的朋友。」她小六畢業後就跟著母親在雞檔裡幫忙,生活日常都是在街市裡。「大妹姐」爽朗的性格幫她留下許多回頭客,她見到熟悉的客人都會很熱情地打招呼,並且能喊出他們的名字。她笑著說:「客人多來兩次我都可以記住他們的名字了,當作朋友一樣。」 近幾年因為疫情反覆,雞檔的生意明顯下降。但「大妹姐」並不會因此感到失落,反而很自信的說:「疫情的時候大家不太方便出門,客人會比較少,那時候我一週能休息兩三天。我的客人很多都是熟客,都在我這裡買習慣了。疫情平息之後就都來了。」 承載家人回憶 2022年10月,市建局將九龍城街市納入九龍城重建項目的範圍中。有些年輕商戶選擇遷到新址繼續經營店鋪,有些年紀大的店鋪老闆也藉此機會退休。陳秀娟今年67歲了,也到快退休的年紀,但她沒有退休的打算。她表示:「現在行動都還很靈活,做得動就還會繼續做。」看著「大妹姐」有條不紊地按照客人要求處理雞,很難看出她已經是一個六十幾歲的老人家。對於退休後的安排,「大妹姐」說:「孩子們都有自己的專業工作,如果我做不動了,鋪子就關掉。」 「大妹姐」有3個孩子和4個孫子,提到孩子們的時候她的臉上就會露出燦爛的笑容。大兒子已經移民澳洲多年,二兒子是博士畢業。她回憶說:「當時以為政府會收回牌照,二兒子結婚也是在這行禮的,當作一個紀念。」雖然「大妹姐」的丈夫已經過世十年,但現在子孫滿堂,子女每週都會來陪她吃飯,陳秀娟也感覺很滿足。「大妹姐」說:「子女過年過節都會請假來檔口幫忙,看我做事辛苦,說了好多次要請工人來檔口幫忙。」 小小的一個舖頭,是「大妹姐」一生的寄託,更承載了她一家的美好回憶。
講起銅,讀者普遍印象,可能是馬季開鑼時必定會敲起的大銅鑼。這雄壯聲音,伴隨了香港重大盛事超過五十多年,象徵著新季度的開始,但是又有多少人會留意風光背後的刻苦耐勞呢?現年過八十歲的陸樹材和陸強師父,任打銅工匠超過六十年,每一塊銅片在他們的巧手下都可以變成精緻的銅器製品,而「馬季開鑼」這塊約重四十磅的銅鑼,更是他們萬中其一的製成品。
舞獅是一項源至1940年代的傳統藝術,被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文化總有過時的一天;時移勢易,年輕人都在被西方文化和韓流等耳濡目染的環境下成長,像舞獅這類傳統文化難免會逐漸褪色。舞獅衰落在即,一名00後少年對這門傳統武藝仍然抱著滿腔熱誠,寄望可再迎新春。
說起街頭文化,大家可能第一時間會想起Rap(說唱)、街舞、DJ(唱片騎師)、滑板等流行文化。一直以來街頭文化都被認為是「次文化」,但隨著時代發展,街頭文化越來越受人關注,亦逐漸走上主流舞台發光發熱,例如滑板成為了東京奧運比賽項目,備受注目;說唱成為音樂其中一大類別。至於塗鴉,雖然是流行文化中最具歷史的其中一環,但至今仍不被社會接納,究竟塗鴉是城市美化還是皮膚癌?
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於2022年 10 月 27 日舉辦題為「國家安全與香港」座談會,邀請香港特區政府前律政司司長梁愛詩女士主講。會議由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主持,副院長趙應春教授擔任司儀,與會人士包括校長何順文教授、副校長(機構發展)方永豪博士、傳播學院師生,以及其他學院教師等嘉賓出席。
A 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 (SPAC) is a shell company with cash but without any commercial operations. The purpose of…
受第五波疫情影響,曾一度嚴重影響本港食物供應鏈。早前不少跨境貨車司機染疫,大量運菜貨車滯留口岸,令菜價飆升,甚至出現「搶菜潮」,新鮮蔬菜大幅加價四至六成,雖然價格近日已從高位回落,但市民大眾仍然關注本港新鮮蔬菜的供求問題。目前,香港98%蔬菜依賴入口供應,業界正面對重重挑戰,雖然在城市化發展下,農業式微屬正常現象,但事關整體社會可持續發展,有環保團體表示香港農業發展應得到更多關注。
看到水母這種看似可愛,但近距離接觸卻可能會被螫傷的海洋生物,不少市民或會敬而遠之。不過,中華聖潔會靈風中學早在幾年前已開始挑戰飼養水母,為這種漂亮又神秘的生物,成立了「水母飼養計劃」,推廣海洋保育。然而在疫情下,不少商戶及主題樂園都需要關閉,這個計劃又是如何能夠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