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國際扶輪3450舉辦座談會 冀社會關注職埸精神健康問題

記者:林冠壹 國際扶輪3450於11月4日舉辦「快樂上班:扶輪與你提升職埸精神健康」座談會,邀請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林正財醫生擔任主禮嘉賓,香港情緒健康學會創會主席黃廣興博士擔任嘉賓講者,香港中小型企業總商會會長黎卓斌先生擔任專題討論講者,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院長曹旨言教授擔任主持人。是次座談會還邀請了來自不同企業的專業人士及扶輪社社友出席,共同探討在職人仕如何面對職場精神健康問題。國際扶輪3450地區總監羅承益先生致詞時指,是次座談會旨在呼籲社會關注職場精神健康問題,並傳遞正確的精神健康資訊,因為「健康的工作環境不僅提升工作效率,還能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 林正財表示:「根據委員會調查結果,本港上班一族患有精神疾病或情緒病的百分比達到六分之一,數字不低。」林正財鼓勵更多企業參與《精神健康職場約章》,成為「精神健康友善和卓越機構」,共同為職場創造包容和友善的工作環境。林正財建議企業可與人力資源政策配合,在工作間提供不同活動,幫助有需要的員工改善精神健康。林正財展望各企業可達到「Shall We Talk」概念,讓同事間可放心抒發感受。 黃廣興認為,要提升同事的心理質素:「善用觀察力和傾聽的耳朵十分重要,大家可以多留意身邊朋友或同事是否有異於常態的情緒,並建議同事之間可以多作簡單日常問候」。黃廣興指「老闆應該以身作則,用實際行動讓員工感受到關心及有被聆聽」,從而令老闆可以更有效地製定方案以應付員工精神健康問題。 羅承益指,是次活動目的是希望將精神健康帶入商界:「現時香港社會在精神健康方面主要重視老年人及年輕人的問題,而商界及職場版塊則較少受到關注。」他指出,在職人士希望有扶輪社、其他非政府或非牟利組織幫忙宣傳及關注職埸精神健康問題。黎卓斌則認為,所有人都應該從自身出發重新認識及理解精神健康,又指「不能單單依靠企業或政府牽頭,這樣才能做到公眾互相扶持及諒解精神健康問題」。而在減少精神健康問題污名化方面,黎卓斌指出,所有中小企業應該用正確的態度,主動正視及解決問題,而這些行動也與扶輪精神中的「People of Action」相呼應。 未來,國際扶輪3450將構思及籌辦更多不同類型的活動,以及推行企業嘉許計劃,並由扶輪社頒發獎狀來鼓勵企業參與。除了提升公眾認識精神健康外,扶輪社也鼓勵老闆及企業參與更多類似的精神健康約章計劃。而作為傳播者,扶輪社在未來也會善用社交媒體,帶動社會精神健康問題的去污名化,並加強公眾對精神健康的認識。

「魚之子」黎諾維:出書述街市魚 冀普及海洋科普教育

记者:李溱晞 環境保護常被人提起,但保育海洋生態卻不一定人人都了解。到底有什麼措施、如何行動、怎樣去教育下一代,才能讓海洋持續發展?黎諾維(Keith),一個愛魚愛到要出版科普圖鑑的香港年輕人交出了他的答卷。Keith努力投身海洋科普教育,將自己愛海洋、愛大自然、愛魚的心意传递下去,希望一代人影響另一代人。 留學台灣追尋海洋夢 Keith讀幼稚園時,家中就養了一缸波子魚,年紀小小的他感到很好奇,會不斷研究其游泳時的形態。從幼稚園到小學、中學、大學,甚至到碩士階段,他對魚的興趣一直没有改變。回想起中六那年,他研究魚類只是用於觀賞用途,或將魚類用以繁殖後代,再售賣出去賺些零用錢。然而,當時正值應考文憑試,遇上升學前途問題時,學校生涯規劃指導為他點明一條「海洋之路」。他坦言,「曾有考慮過報讀香港城市大學,但其課程未專注於修讀海洋學」。因此,經過一番思考,他決心赴台灣修讀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的水產繁殖學系,投入那片無盡的汪洋。 研究過程確實遇到不少障礙,例如選購供實驗使用的海魚就是一大難題。他说:「有時實驗要用大型魚,如吞拿魚、鯊魚等,甚至有些更是香港沒有售賣,實在令人感到十分苦惱。」而且,他更提到在學生時期僅依靠獎學金生活,還要協助大學教授研究專題,以致購買哪種價錢適合的魚也成為他另一煩惱,他的研究進程也因此遭受不少阻礙。 但他也有不少比金錢更可貴的收穫。搜羅、研究不同的魚類時,Keith在濕街市和魚市場認識了不少從事漁業的人,也向他們學習。這個過程不僅讓他學到新知識,還幫助擴闊了專業上的人脈。他感激道:「不同的魚類愛好者能夠使我的知識更為廣博,我们亦能藉此互相請教,彌補彼此對魚類的認知。」 盼廣傳知識成出書初心 他認為出版書籍是一個讓民間智慧與科學實證結合的難得機會。從事同業的漁民或許讀書少,懂的字也不多,但是他們的優勝之處是有經驗。Keith發現,漁民對魚類皆瞭如指掌,溝通時基本上沒有隔膜。儘管如此,他仍然覺得不足夠,於是决定創作一本面向公眾的科普魚類書籍——《香港街市海魚圖鑑 》。 他歸納了三大出書原因:「第一,希望以不太學術的方式向公眾介绍不同種類的魚,就是以較為有趣的方式表達,希望能令公眾更容易接受魚類知識;第二,希望從日常生活切入,保留香港街市文化、魚類來源和捕捉方法等,讓香港人知道這些珍貴的本土生物和文化為香港所獨有;第三,從保育角度出發,凝聚學者、魚類愛好者等有共同興趣的人,建立溝通橋樑。」Keith的舉動令本地媒體爭相報道,更吸引不少人開始留意海洋生態問題。 做事最重要有熱誠 Keith表示,他除了研究魚類外,也沒什麼特别爱好,倒是喜歡釣魚、烹飪海鮮、研究食用魚的味道、質感等。其實,他的愛好都與研究魚類相關。他頭頭是道地說:「要做到某樣事情,首先要對該事情有Passion(热诚)。」他更延伸到教育下一代的話題,「要讓小朋友鍾情一件事,最重要就是培養他的興趣」。 不過,他還是鍾情於研究魚類,書中看到的標本照片全是他的心血成果。他親述了做實驗情況:「買魚後,帶回實驗室,將下垂的魚鰭拉起,再刺在發泡膠上,將幼小的昆蟲針刺下去固定,注射福爾馬林 (Formalin)  ,並靜止一會。身形較小的魚,就需要靜止5-6分鐘;身型較大的魚,則需要靜止20多分鐘。但是,這實驗的秘訣是要在每1至2分鐘把清水噴在整條魚身上,以防止魚體表面或魚鰭乾涸,或出現魚鰭撕裂的情況。」 海洋保育還看政府出力 提到海洋生態平衡問題,Keith就倒抽了一口涼氣。他認為保育只能延緩物種被滅絕的速度,又提到現今全球氣候不佳、海洋酸化問題嚴重,乃是無法阻止的大趋势。即使我們不將魚類養殖在海洋酸化的區域,它們亦會游到那些區域棲息,這樣鱼类就無法避免受到污染,甚至死亡。他說:「更甚的是,有宗教信仰的信徒,抱持倡導戒殺、放生的態度,但對海洋生物反而造成更大傷害。」黎諾維早前撰寫的一篇專欄指出,有善信購買海產後,直接在附近的碼頭或附近海域放生。他以放生沙巴龍躉为例,「它們食量大,會把其他物種的海洋生物給吃掉,互相爭奪糧食,擾亂生態系統,且妨礙可持續發展,嚴重影響香港物種多樣性」。 Keith 建議政府可沿用放流的方式,亦即以人工繁殖的方法去繁殖海洋生物的後代,再將其放生至海洋水域,以維持物種豐度。他還提到,「參考現在中國內地、日本亦有使用這方法以重複利用海洋生物,這是對海洋的一種補償」。 由于普通市民能力有限,保育海洋措施可以以吸引和鼓励为主。他说:「其實不用大費周章,如果有关部门多舉辦講座,推出對市民有好處的措施,例如以回收塑膠瓶并回贈現金作為誘因,公众自然会印象深刻!市民能吸收的就是潛移默化的資訊,讲座和活动可以增加他們的海洋知識,我們環保愛好者的職責就改變他们根深蒂固的想法是。」他认为,但歸根究底,要促進海洋可持續發展還是從政府開始。…

香港粵語文字塗鴉:城市公共空間藝術

記者:徐恩佩 陳珈穎 在香港的街頭巷尾,文字短句塗鴉逐漸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這些簡短而有趣的文字,往往以鮮豔的顏色和富有創意的排版出現在都市的牆面上,吸引無數行人的目光,許多市民和遊客紛紛駐足拍照。作為公共空間的一部分,每一幅塗鴉作品都可能引發不同的解讀和反應,這種作者與讀者的互動使塗鴉成為一種另類的對話媒介。隨著社交媒體發展,文字塗鴉迅速在網上傳播,這使更多人認識並欣賞這種另類藝術形式。 呈現粵語口語及繁體中文 香港的文字塗鴉之所以如此獨特,不僅僅因為採用了繁體文字,更是利用生動的口語傳播了粵語文化。文字塗鴉中不少簡單而有趣的句子,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其中的含義。但正是粵語特有的口語表達,才吸引更多人關注。 以塗鴉「見攰就唞」為例,意思是累的時候就要好好休息,是香港本地俚語。這對於不熟悉粵語的人來說,可能會感到陌生,因為連手機翻譯軟件也不一定能把這句話的意思準確地翻譯出來。內地遊客林先生表示對「見攰就唞」這句話感到困惑,因為他並不知道「攰」的意思,所以不太理解這句話的用法,但他也說:「這種說法很有趣,希望了解一下」。但這對於香港人來說則是親切感,是接地氣。上班族Mandy亦表示曾經在等紅綠燈的時候,看見安全島燈箱上出現「見攰就唞」的字眼,她覺得:「這句話道出了日常工作的疲憊,看完之後更想趕快回家休息,仿佛是我的心聲」。 另一句有趣的塗鴉短句是「我絕望到連放棄都費事」,這句話也是粵語的獨特用法。其中「費事」在粵語中有指「太麻煩」或「不值得」的意思。這種用法不僅讓語句更地道,也傳遞出說話者的疲憊與無奈。此外,還有些簡單卻深刻的塗鴉短句,如「酒醒以後空虛照舊」。這句話表達了在喝酒後會感受到短暫的快樂,但當酒醒時,卻又回到現實的空虛。而且,從粵語音韻上看,「後」與「舊」還使用了押韻,增強了語句的韻律感,使其更容易被記住。 「試就有機,唔試就乜都冇」,這句在Instagram(IG)上轉載超過百餘次的話語,引發了香港年輕人的共鳴。其意在於,只要勇於嘗試,便有可能迎來機會;反之,不行動則無所獲。句中「有機」這一流行語彷彿為年輕人注入了新的活力,意指「有可能」或「有機會」。有恒生大學的同學表示:「這句話很簡單,但充滿激勵,的確能在平凡的日子裡,為人們帶來一絲鼓舞」。 從牆面延伸到公共設施 在香港,不論是在路邊的鐵捲門、外牆、公廁,都隨處可見街頭塗鴉的蹤跡,或者說,香港本來就有塗鴉文化的傳統。過去,人稱「九龍皇帝」的著名街頭塗鴉者曾灶財,曾在九龍各區包括觀塘、尖沙咀天星碼頭、坪石邨、翠屏邨等地區的牆面留下他的作品。後來,「九龍皇帝」的作品更是在香港視覺文化博物館M+的開幕展中亮相。可見,塗鴉藝術在香港藝文界是有一席之地。 近年來,香港的文字塗鴉出現了新趨勢,從以往的牆面延伸至垃圾桶、安全島燈箱及電箱等公共設施上。例如在旺角女人街與亞皆老街交界中的其中一個電箱上,有「記得由心而發感受愛」的塗鴉;又或者在灣仔堅拿道的行人天橋欄杆上,亦有塗鴉者留下了一句歌詞:「係咪每段仇都可以當粉筆」。 最近,社交媒體也𧗠生出記錄香港文字塗鴉的帳號,這使粵語文字塗鴉在網絡上廣為傳播。其中一則貼文中,塗鴉藝術家在灣仔海濱長公園的長椅上畫出一隻兔子並配上「休息吓啦」的文字,提醒市民在忙碌的生活之餘也要記得好好休息,更有評論表示:「張凳好似邀請緊你去坐低」,讓路過的市民感受到一種親切感和歸屬感。 特色塗鴉成打卡點 粵語文字塗鴉不僅是藝術創作,還成為吸引遊客的打卡熱點。位於西營盤的某酒吧,就是一個以文字塗鴉為特色的打卡消費場所。這間酒吧的牆面設計獨特,顧客可以在牆面上自由地書寫自己的感想或短句,無論是名言還是心情分享。時間在流逝,但這些不同時期塗鴉的文字被保留下來,形成了一幅生動的社會畫卷。正因此,越來越多遊客和本地年輕人前來拍照打卡,形成「到此一遊」的新概念,也為本地商業帶來了更多機會。 網路再現聚集粉絲社群 隨著社交媒體普及,粵語文字塗鴉這一獨特的藝術形式在網絡上受到廣泛關注。近期,許多藝術家和創作者紛紛在Instagram上分享他們的文字塗鴉作品,吸引了大量的粉絲互動。這些作品往往結合了鮮豔的色彩和引人入勝的字體,表達著創作者豐富的情感,也揭示出某些社會議題。例如,IG帳號 @hkk_graffilmm 專注於記錄文字塗鴉和街頭藝術。在這個帳號上,觀眾可以欣賞大量的作品展示,從城市的牆面到小巷的角落,藝術家的塗鴉創作無處不在。每一張照片都附有簡短而有力的文字說明,讓讀者不禁深思。 許多用戶在自己的IG動態中轉發這些塗鴉作品的再創作,並附上個人感想或鼓勵的話語,如「大家都要堅持」,或是「這也是一種鼓勵,幸好還沒被清除」。此外,更有粉絲向博主詢問塗鴉的位置,並前往打卡。博主和讀者之間在平台中的頻繁互動,使社交媒體成為一個活躍的藝術社群,增強了塗鴉藝術愛好者之間的連結。 在內地的熱門社交平台上,香港的文字塗鴉也引起了遊客的關注。以一位名為「琪琪」的用戶為例,她在分享日常生活動態時獲得的讚數僅有一百多個,但當她發佈一張有關香港文字塗鴉的圖片後,讚數卻激增至4904個。有關香港文字塗鴉在網絡上引發了迴響,吸引了不少留言互動。許多用戶開始在評論區接龍,分享自己在香港拍攝的文字塗鴉作品。其中一位用戶甚至留言詢問:「請問可以取圖嗎?想做背景。」…

本港環保政策發展緩慢 冀ESG揭開永續發展效力

香港政府近年大力推行環保政策,如綠在區區、垃圾徵費等。然而,綠在區區於18區均設立不同固定或流動回收點,主張從源頭減廢成效成疑;而垃圾徵費亦兩度押後,期間推行困難重重。雖然最近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ESG)投資亦愈見關注,作為企業永續發展的關鍵指標,究竟在推動企業環保上發揮了怎樣的效用?

ESG推動九巴換「綠新裝 」

為進一步落實環保,現時,道路上已經可以見到很多電動車身影,當中有不少是已投入服務的電動巴士。本港政府於2022年的施政報告中,已提及爭取2035年前將碳排放總量從2005年的水平減半。為了邁向2050年前達致碳中和的目標,政府設立了各種減碳措施,包括節約能源、推動綠色運輸及推動全民減廢。當中的推動綠色運輸是指,為加快運輸業低碳轉型,推動電動公共交通工具及商用車。

綠色甲廈活化長沙灣區 企業減排節能 慳兩成半支出

近年港府積極提倡節能環保,環境、社會及管治(ESG)亦席捲商界。然而建築物的耗電量約佔全港總耗電量九成,並製造逾六成的碳排放。對此,房地產加入ESG元素屬大勢所趨,市場亦將關注力投放在可持續發展。有國際物業代理顧問指出,含ESG元素的物業可增加其競爭力和可持續性,不少大型企業或公司均願意額外支付租金以獲取ESG認證,尤其跨國公司,會特別要求寫字樓具備環保設計元素和配套。

華富邨重建 多間小店告別街坊 老闆:適應離別 有緣人自會再相遇

港島南區華富邨已經有57年的歷史,是香港首個以市鎮概念打造的公共屋邨,不單是一個屋邨,而是一個「新市鎮」。邨內齊備中小學、街市、商店、圖書館和銀行等設施,居民的基本生活所需均可在邨内解決。最近政府終於敲定重建遷置的方案,這意味著服務了街坊半個世紀的「金冠零食」需要退場。消息傳出後,許多街坊紛紛前往小食店幫忙清貨,店主陳先生表示:「我花了數十年的心血經營這家小食店,從黃竹坑搬到石排灣,再搬到華富邨,拆了一間又一間,我已經習慣了離別,並不感到心痛或不捨,因為我相信有緣的人總會再相遇!」

口罩回收 變廢為寶

隨著香港政府於2023年3月1日取消口罩令後,市民面臨著一個新的問題:如何正確處理家中儲存的大量口罩?雖然口罩成為疫情期間必需品,但解除了口罩令後,許多市民發現他們手上的口罩無法再使用, 卻又不知道如何處理或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