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煜楠 鄺文偉 施偉倫 

本港在第五波疫情過後,根據政府統計處發表勞動人口統計數字,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由2022年2月至4月的5.4%,微跌至3月至5月的5.1%,失業人數亦由高峰時回落至19萬人。然而在第五波期間,各行各業都大受影響,政府推出第六輪「防疫抗疫基金」支援受影響行業,包括「臨時失業支援」計劃,為疫情下開工不足人士提供一筆過一萬元的財政支援。經過本報了解,有被訪者認為此計劃申請資格嚴苛,未能覆蓋大部分行業,以及有需要幫助的市民。

政府為失業市民提供臨時失業援助以解困
(梁煜楠 鄺文偉 施偉倫攝)

「臨時失業支援」計劃於3月23日起接受申請,全職、兼職或自僱者也可申請。受惠對象除了失業人士,還有被勒令關閉處所而須短暫停工的僱員,如美容院、健身中心,以及受限制餐飲處所等的受僱人士。計劃申請為期3星期,申請條件包括去年第4季內,至少1個月在香港工作,月薪2700元至3萬元,而且提交申請前30天內沒有工作。當局將以強積金戶口核實,若申請者沒有強積金資料,需提交額外資料。

有申請者認為手續繁複  

任職酒店餐廳侍應的王先生表示,第五波疫情爆發時,酒店餐廳隨即暫時停業,自己也被安排停工。「他們(酒店)安全起見,直接暫停營業,經理叫我不用上班。」他隨後嘗試應徵不同餐廳的侍應職位,但沒有消息,形容自己全面失業,只能用積蓄過活。「這波疫情突如其來!很多餐廳的員工也染疫,不能開門做生意了,老闆豈會在這個環境下仍增加支出呢?」他表示,雖然自己符合政府公佈的「臨時失業支援」計劃資格,但只能解燃眉之急。他也提到,申請手續繁複,不設紙本申請,對缺乏上網知識的失業人士帶來不便。

對於目前1萬元的「臨時失業支援」計劃只接受網上申請,立法會議員顏汶羽認為對基層人士構成障礙,建議政府考慮接受郵寄申請,同時增擴申請服務站至全港18區,例如可開放現行各區社會保障辦事處、民政諮詢中心及房屋署屋邨辦事處,以方便各區失業人士申請。

政府設有服務中心協助市民登記
(相片來源:政府新聞網)

申請資格嚴苛 議員建議放寬

另一方面,任職零售業的陳小姐由於公司結業,老闆已移居外地,本身的職位是臨時工(俗稱替假),一個月內只工作了數天就失業,月薪低於申請資格的$2700,她表示自己不符合申請資格,但卻急需要是次援助金,即使申請了亦屬於較難批核的類型。

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總監何珮玲曾經表示,失業期間即使短暫工作幫補生計,仍建議先行申請,審批時會視乎情況從寬處理。不過她承認,若有僱員被扣減部分薪酬而有限度工作,並獲保留職位則未能受惠,因計劃要求伸請者「必須是失業或真的停工。

此外,立法會議員陸頌雄亦在其專頁直播稱,計劃首週申請人數已超過25萬,遠遠超過政府預計。「我們(工聯會)亦做了訪問,絕大多數受訪者都認為,在提交相關證明時感到困難,甚至有近四分一人屬於嚴重開工不足,當中近三成人建議刪除上季在港就業不足一個月的要求,以及納入停薪留職逾1個月的人士。」另外,立法會議員梁子穎亦表示,已向政府提出建議,提高計劃津貼金額和延長發放期限,將1萬元單次發放津貼改為每連續6個月發放9,000元,且放寬申請門檻,包括擴大支援範圍至涵蓋停工、停薪留職、放無薪假及開工不足人士。

陸頌雄議員建議提高津貼金額及放寬申請門檻(相片來源:陸頌雄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