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由吳家軒 郭少庭 黃澤亨設計)
記者:吳家軒 郭少庭 黃澤亨
「本班車已經到達總站⋯⋯」相信日常生活中也不難聽到這句話,全因巴士為本港公共交通工具重要一員。然而,大家有沒有想過它們退役後的去向?有巴士公司於2016年開始,向非牟利機構及辦學團體捐贈退役巴士,當中更有學校為它們披上全新主題,作不同教育之用;也有人修復古董巴士,讓它重新遊走各區接觸市民,為巴士們賦予第二生命。
在九龍灣的佛教慈敬學校操場中,停泊着一部十分搶眼的雙層巴士。車身以綠色為主,一隻貓頭鷹橫跨上下兩層,身旁加上蘋果及燈泡,設計靈感源於「智慧」及「閱讀」。原來學校邀請了一名日本藝術家設計退役巴士,並與師生一同上色,這裏就成為課室和圖書館以外,學校的第三個閱讀空間。
校園全新空間 提升閱讀氛圍
校方在2017年向巴士公司提交申請計劃書,當時已經構思,將巴士改造成以英文閱讀為題的空間。其後巴士在2018年5月送抵學校,經過半年時間翻新,於12月開放給同學使用。翻身後的巴士下層改為英文圖書館,課餘時間由外籍老師向一至三年級學生講故事,或讓他們在這裏閱讀;而上層的多媒體活動空間,則讓四至六年級同學觀賞電影。校方更在車外加建舞台,讓同學表演唱歌及朗誦,令他們一展所長。
籌備過程艱辛 成果令老師欣慰
由籌備到正式啟用,雖然只是短短一年,負責項目的老師都指過程中遇上不少挑戰,例如擺放位置,需要經過多番考慮如何善用操場空間;另外,由於將巴士改造成活動空間,法例上亦有工作需要跟進,例如消防條例及地契等,所以過程並不簡單。至於翻新也需要龐大支出,時任校長發起募捐行動,最終籌得50萬元,減輕校方開支。此外,老師們亦「絞盡腦汁」,設計校內專用「付款通」及電影票,令同學進入閱讀空間時,能夠更接近日常乘車體驗。英文科李老師指,退役巴士披上新裝後,同學都希望爭取更多「上車機會」,在課堂表現就更為踴躍。她續說,曾有一名寡言的同學登上巴士變得熱情,甚至願意跟老師分享:「當中每一個時刻都很特別,但完全沒想過同學潛能會在這裏爆發。」
退役翻新創科號
另一間獲捐贈的樂善堂梁銶琚學校(分校),巴士翻新工程接近尾聲,預計六月能夠啟用。這部車身截然不同,全車漆上白色,並加上多條流線設計,科幻感十足,剛好配合「科技教育」主題。學校在2018年底接收退役巴士,並向教育局申請當時新推出的學校專項撥款,最終獲批118萬用作翻新以及購買教材等,至於法例等工作就直接由教育局處理,令校方能專心設計巴士用途。車廂共分為五個部份包括「夢想飛行」、「科學及科技」、「數學及工程」、「智能生活」及「虛擬實境」,將來會擺放同學作品及教具。車廂主題設計具彈性,方便日後更改主題,如藝術教育。
古董巴士「珍寶」獲准再出牌 復修重出江湖
非牟利機構及辦學團隊現時申請保育巴士通常獲得資助,私人收藏的古董巴士則面對較多挑戰。車齡即將踏入半世紀的珍寶巴士,於2017年由巴士迷Siky以六位數價錢購入,由於珍寶退役前被巴士公司更改牌照為特別用途車輛,因此成為本港僅餘退役後仍能再次出牌的巴士。Siky亦是看中這點才收購珍寶,並進行修復。他指出,從巴士公司接收珍寶時,車上所有零件包括儀錶板、引擎組件幾乎全部遺失。他在復修過程中,從英國或本地搜購零件,表示幸好本地仍有有心人保留當年原廠零件,才令珍寶繼續「行得走得」。
保育路漫長 冀官民開放心態
現時私人保育古董巴士的成本十分高,首先需要足夠空間擺放巴士,但車場租金相當昂貴。以Siky在八鄉的車場為例,佔地約7000呎,租金大約每月接近八萬元,若租用有蓋車場則需要更大開支,同時亦受多項條例限制,例如《城市規劃條例》等。租地人士需申請更改土地用途為「工業用地」;而保養、檢查及翻新亦佔一定開支,私人團體實在難以負擔保育古董巴士責任。Siky慨嘆現時社會風氣「未成氣候」,市民普遍對保育古董巴士認識不足,再者政府對相關項目持封閉態度,例如早年曾討論在啟德撥地興建交通博物館一事最終不了了之。他又指,油尖旺區議會曾討論歷史博物館翻新展品內容,建議加入古董巴士或火車車廂等,但被民政事務署指「不涉及民生事項」,最終未有討論。Siky希望,政府日後能夠持開放態度,而保育本地特色事物長遠有助旅遊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