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承晉 黃樂穎
《籃球博彩規管制度》諮詢文件中指出,政府非常重視預防和緩減賭博相關的問題,並已採取多管齊下的策略,包括通過法例規管賭博活動、執法打擊非法賭博活動、公眾教育宣傳沉迷賭博的禍害,以及為有需要人士提供輔導和支援服務。為有效打擊非法賭博活動,財政司司長在2025-26年度財政預算案演辭中宣布,政府會積極探討規範籃球博彩活動,並邀請香港賽馬會提交建議。
政府已於4月2日就規範籃球博彩活動的建議方案展開諮詢,諮詢期於5月2日止。

開設籃球博彩業冀一舉兩得
據香港賽馬會資料,非法籃球博彩增長速度驚人,現已成為繼足球和賽馬博彩後另一受歡迎的體育博彩項目之一。
現任職賽馬會賽事評述員的謝先生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表示,對政府加開籃球博彩業支持。他指出:「籃球是香港人其中一個熱愛的運動項目,亦有大量球迷欣賞籃球賽事,不過基於香港現時沒有設立籃球博彩投注機制,而外國很多地方都盛行,變相大多數人鋌而走險投注外圍莊家。」他認為若政府仿效當年足球博彩一樣將籃球博彩合法化,能為籃球賽事開設一個合法的投注渠道,既可以堵截非法外圍活動,亦可以創造經濟收益,能夠一舉兩得。

謝先生亦指出,籃球博彩合法化可以增加每年香港賽馬會向政府繳交的博彩稅:「要知道香港人鍾意籃球的程度不低於足球,所以估計籃球賽事每年的投注額都不比足球賽事低。」翻查第108章 《博彩稅條例》,現就足球投注舉辦商從舉辦獲批准足球比賽投注而就每一課稅期取得的淨投注金收入徵稅,稅率為50%:「假如籃球博彩稅的比例訂立在同一水平,其實都能預料籃球博彩可帶來相若稅收,變相每個財政年度都可有穩定增加稅收。」
霍啟剛料合法化轉化15億稅收 惟明光社擔心風險評估未足夠
立法會議員霍啟剛早前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市民現時對籃球博彩活動存在足夠龐大且持續的需求,而現時需求只能經循非法途徑滿足,加強執法未能解決問題。故有必要透過規範籃球博彩及打擊非法外圍賭博,同時將有關博彩收益帶回合法市場,預估每年可為本港至少15至20億元的額外博彩稅收。
不過有關注團體明光社質疑,政府發出的諮詢文件是否具客觀和獨立性,擔心文件未有足夠風險評估和披露,加上只以馬會單方提供的資料為基礎,有利益衝突嫌疑。明光社又認為,足球賭博合法化對香港的影響未完全反映,今次的諮詢文件似是為加速立法的「橡皮圖章」。
民青局:參考足球模式發牌 強調「不鼓勵賭博」
據了解香港經常參與非法賭外圍籃球的人數多達10至15萬人,40%參與者是29歲或以下,雖然規範籃球博彩可以讓香港賽馬會以有效的博彩監管,將博彩收益回饋社會,但同時亦需要透過識別並幫助病態賭博人士,維持香港合法、有節制及健康的博彩秩序。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民青局)發言人接受本報查詢時表示,政府的政策是不鼓勵賭博。針對賭博帶來的問題,政府採取多管齊下的策略。然而,社會無疑對賭博有切實且持續的表達;如果不予以規管,可能導致非法賭博活動,以及隨之而來的社會問題和其他犯罪活動。
政府建議參考規管足球博彩的做法,透過修訂《博彩稅條例》(第108章),訂立籃球博彩活動的規管框架,賦權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民青局)局長向馬會發出營運籃球博彩的牌照,並制定相關牌照條件,以減少賭博對市民,尤其是青少年的不良影響。
參考足球博彩的規管制度,有關規管籃球博彩活動的建議主要牌照如下:
(一)牌照須指明其有效期;
(二)政府將對投注種類和賽事種類的數量設有限制;
(三)持牌經營者不得接受有香港球隊參與及/或在香港舉行的籃球賽事的投注;
(四)持牌經營者不得接受未成年人士的投注;
(五)持牌經營者不得接受信用卡投注;
(六)持牌經營者須展示告示提醒市民有關沉迷賭博的嚴重性,並提供有關賭博失調服務資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