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樂熙 高潔儀 黃顯晴 

看到水母這種看似可愛,但近距離接觸卻可能會被螫傷的海洋生物,不少市民或會敬而遠之。不過,中華聖潔會靈風中學早在幾年前已開始挑戰飼養水母,為這種漂亮又神秘的生物,成立了「水母飼養計劃」,推廣海洋保育。然而在疫情下,不少商戶及主題樂園都需要關閉,這個計劃又是如何能夠堅持下去?

受訪者中華聖潔會靈風中學師生, 左起:劉同學、蘇同學 (參加水母小組2年)及巫老師  (陳樂熙攝)

校園迷你水母館 寓學習於娛樂

計劃負責人巫Sir,七年前機緣巧合地去到旺角一間水族用品店,與當時負責人傾談過後,發現原來養水母並不需要非常專業的器材,只要一個普通尺寸的魚缸,於是冒起嘗試飼養的念頭。巫Sir又從負責人口中得知,水母與馬蹄蟹一樣,是地球的活化石,令他不由得對飼養水母產生濃厚興趣。及後與生物科主仼相討,便開始全港第一間學校實行「水母飼養計劃」,希望可以為大眾解開「水母謎團」,也想透過是次計劃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寓學習於娛樂,加深他們對生物科的了解。

回憶計劃開始時,水族舖負責人其中一句話曾令巫老師非常深刻,負責人對他說:「我相信你們與其他學校團體都一樣,只玩兩三天就會放棄。」但正正相反,巫Sir與一班學生,因為熱愛海洋生物而一直堅持「水母飼養計劃」。雖然他們不斷遇到挫敗,由如何準備飼料到繁殖水母,及後更曾經因為技術不足,導致超過30隻水母死亡,但師生們仍不斷在挫敗中學習,「水母飼養計劃」最後憑藉巫老師、一班同學,還有水族用品店負責人努力下,終於成功繁殖到三類品種水母,數目更超過一百隻。由此可見,只要一直堅持,用心去對待過程中每個細節,就會取得成就。此計劃更由興趣小組融入至中三生物科的海洋生物課程,目前學校的中三年級每一個班房,都設有水母缸,同學需要輪流照顧班上的水母,並且透過不同的生物實驗,提升學生責仼感,及自主學習的實驗技巧。

同學自行製作的水母糧食 (陳樂熙攝)

水母小組觸動心靈 同學獲益良多

大部分香港的中學生放學便去補習,不補習也回家操卷,怕浪費温習時間。然而,中華聖潔會靈風中學的同學卻不一樣,其中劉同學和蘇同學,分享了她們在學校水母館的體驗。她們均認為,與公眾分享養殖水母的經驗,令自己變得更大膽,口才更好。劉同學更補充:「水母計劃小組讓我學會很多知識,特別是生物科,因為飼養過海洋生物,所以更容易明白書本理論,對學業反而更有幫助。」

此外,在疫情下,這兩位中五學生都慨嘆少了機會接觸水母,令原先感到困難的事情或許變得更難。劉同學說:「飼養初期會搞亂步驟,例如準備水母食物豐年蝦時不小心多加一羹、水的份量出錯或鹽度過高等。」蘇同學補充:「調水的鹹度到1.02很重要,放多少蝦、除了綠水、水和鹽的比例要記清楚,濾蝦及水比例也要處理一段長時間。」為了防止不小心出現遺漏,兩位同學均表示會用手機記錄清楚這些重要步驟,以便一回校養殖水母時,可以得心應手。另外,同學須蓋好整個水母缸及其糧食,以免消毒噴霧溶水後無形中殺害水母。

縱使接觸水母的機會少了,兩位同學的得著頗深。回顧當初參加水母計劃小組的原因,蘇同學覺得水母名字聽起來令人有點懼怕,卻想深入了解這種神秘生物而決定參與。劉同學亦稱當初只能在主題公園看到水母,好奇觸摸水母的感覺。在小組的兩年,蘇同學最深刻自己能見證整個水母繁殖過程,望着水母BB變成水螅體再成蝶狀體,親手把牠們分隔到不同的水缸,過程歷歷在目。此外,兩位同學亦喜歡觸摸沒有毒的海月水母,她們很高興能與水母接觸,滿足自己的心願。

劉同學抽取蝶狀體水母,為水母BB換水 (黃顯晴攝)

從水母生態 透視龍尾灘破壞趨嚴峻

疫情前,中華聖潔會靈風中學學生經常到訪鄰近的龍尾灘進行實地考察,研究不同的海洋生物,皆因當地的生態價值極高,擁有不同的海洋生物,例如:管海馬、飛白楓海星、尾斑鈍鰕虎魚等。但疫情嚴竣,令學生未能親身考察,減少了親身參與捕撈水母、自行繁殖水母的機會。

而且疫情期間,碰巧香港的氣溫和水質都有所改變,影響海洋生物的移動及繁殖。原本不會在香港水域出現的海月水母(需要在24度或以下溫度才能生存),竟然在七月份出現在香港附近水域。在上年的夏季,大埔龍尾灘亦出現下層黑沙,以及有毒海洋生物如巨型海毛蟲及坑鯰等,環保保育署的海水檢測水質指標更跌至第2級。

可見自從五年前開始建造人工沙灘後,不同氣候轉變和海灣工程,已破壞了龍尾灘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從一開始要挖掘河床和搬運沙石,到當地水質變得混濁,導致水母數量急劇下降。最近更加有數據顯示,五年前一小時內能夠挖掘超過一百隻水母,到現在一個小時只能找到兩、三隻。水母數量的遞減,亦代表著水中浮游生物越來越少,以浮游生物作主要食糧的海洋生物數目也有所減少。儘管工程已完結,有少量的浮游生物亦再次回到龍尾灘,但水母卻因水流的改變不一定再次回歸,龍尾灘的生態環境,已出現了不可逆轉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