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恒生大學傳播學院、羅哲琛
本屆得獎媒體包括:無綫電視、香港01、香港有線新聞、HOY TV、Now TV、鳯凰衛視、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香港電台、南華早報、信報財經月刊、明報、文匯報、大公報、中國日報香港版、點新聞、胡.說樓市、集誌社及東周刊等。
廖李可期處長致辭時表示,商業新聞與市民的生活息息相關,不單是「衣食住行」,更涉及本港經濟、金融及工商百業的發展。她又指出,新聞從業員可擔當重要角色,提供最新及最準確的資訊。
恒生大學校務委員會主席鄭慕智博士則表示,專業的商業新聞報道不但為公眾提供準確的訊息,更能引導市場理性發展,推動經濟繁榮。鄭博士指出,人工智能正在重塑世界規則,社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專業的新聞「守門人」,為大眾提供真實、可靠、深入的報道。他期待每一位新聞從業員能夠繼續秉持專業精神,為社會帶來更多兼具商業洞察與社會關懷的佳作。
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於4月10日舉辦第九屆商業新聞獎頒獎典禮,以表揚在商業新聞表現卓越的新聞從業員,肯定他們對社會及業界的貢獻。今屆參賽作品有超過600份,創歷年新高,其中34份作品獲得金獎。頒獎禮邀得政府新聞處處長廖李可期女士主禮。
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教授表示,世界正處於快速轉型時期,新聞從業員以多元批判的視角剖析經濟脈搏,以嚴謹態度詮釋商業現象。不僅有助促進專業知識的傳播,更搭建了社會理性對話的橋樑。他期待新聞界持續發揮「第四權」的力量,以專業筆觸記錄時代發展,推動社會創新。何校長重申,面對人工智能重塑媒體生態的浪潮,恒生大學始終堅持人文關懷,致力培育既掌握數碼技能,同時亦堅守新聞倫理的新一代傳媒人才。
恒生大學傳播學院院長曹旨言教授則表示,香港恒生大學商業新聞獎今年已經踏入第九屆,參賽作品突破600份,連續三年刷新紀錄。她認為這不但反映業界對專業商業新聞獎項的認可,更體現香港新聞工作者對社會經濟議題的持續關注。

曹教授指出,作為傳播教育工作者,傳播學院致力培養傳播人才。她在頒獎禮中宣布,學院繼開設「策略傳播文學碩士」課程後,今年9月開辦「數碼媒體傳播文學碩士」課程。該課程融合數據分析、數碼敘事和商業傳播策略,教授學生如何利用數碼科技,幫助企業提升傳播能力,為新聞及傳播業界注入新活力。
本屆商業新聞獎共設九大範疇,共頒發34個獎項,涵蓋商業及金融新聞等各個領域。逾60位來自不同界別的專業評審,就參賽作品的新聞價值、影響力、原創性、獨家性、報道質素、報道及寫作技巧、分析能力及視覺表達等多方面評審準則,選出得獎佳作。

「年度新晉商業新聞記者獎」由《信報財經月刊》郭顯通獲得,而「年度商業新聞記者獎」同樣由來自《信報財經月刊》的李潤茵奪得。其他獎項包括「最佳商業新聞報道獎」、「最佳商業新聞系列報道獎」、「最佳房地產新聞報道獎」、「最佳商業『環境、社會、企業管治』新聞報道獎」、「最佳經濟及金融政策新聞報道獎」、「最佳商業科技新聞報道獎」,以及「最佳大灣區商業新聞報道獎」。

月刊》李潤茵獲得。(傳播學院攝)
今屆得獎作品另一個亮點,是當中包括四名恒生大學傳播學院校友,其中曾修讀《傳新報》課程的劉兆儀,已經在《香港01》找到記者工作,並享受當中採訪和主持節目過程。
《香港01》團隊憑專題報道《碼頭悲歌 香港碼頭如何「荒漠化」?如何重生?》獲得金獎,作品內容講述貨櫃碼頭吞吐量下跌的實況。另一名畢業生王誦賢,亦代表《有線新聞》,憑專題報道《樂齡科技「入屋」體現居家安老》獲得金獎。
此外,兩名畢業生曾曉婷及李俊杰,分別代表各自的傳媒機構憑優秀作品獲得銀獎,令今屆恒大傳播學院得獎校友增至四名。


當中,劉兆儀對於回到自己母校領獎感到很開心,認為是一種激勵,別具意義。「可以再次見到曹旨言院長、趙應春副院長, 以及Connie老師很有親切感。」她認為傳播學院教曉她不少採訪及文字組織技巧,令她有今天的成就,要多謝所有老
師。「老師們都很專業教導我們,付出不少耐心去栽培同學。」
另一位得獎者王誦賢於2016年畢業,任記者接近十年,目前加入《有線電視》當商業新聞記者。他認為是恒生大學的培育,令他取得成功。「我以前讀電視製作課程,現在大派用場。(我學會)每次預備訪問時,都要有很好的準備。」
除了傳播學院學生,今年有兩名得獎者領得三個金獎,分別是《香港01》勞顯亮及《無線電視》謝月晴。當中勞顯亮的杜拜王子調查報道得到各界認同,事緣去年有「杜拜王子」表示要在本港成立「家族辦公室」,經《香港01》調查發現「王子」曾經是男高音歌手。勞顯亮回憶調查報道時表示:「我們一開始看見政府、外媒及大學發了新聞稿,指『杜拜王子』來香港開家族辦公室,後來發現找不到關於他來港前的任何資料,所以想到要查看他到底是誰。」


勞顯亮透露,他們用人工智能的人面識別功能去搜尋「杜拜王子」的樣貌,發現與一個菲律賓男歌手的樣貌是一樣的,再確認原來是同一個人,並得以揭示「杜拜王子」的身份。「很多行家的報道都是 “copy and paste” (複製加貼上)一個新聞稿,再寫上是『本報獨家』,都令我頗為震驚,因為我認為做記者不應該是這樣的。」他呼籲有意做記者的人「唔好咁乖」,意思是不要太「聽話」,盲目跟從別人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