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醫護人員流失情況持續 (丘家菱攝)
記者:黃啟進、邱樂怡、丘家菱
近年移民潮導致不少專業醫護人員離開香港,本地醫療系統面臨資源不足的挑戰。香港醫管局在2022年推出「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抵港醫生薪酬與本地副顧問醫生起薪點睇齊,即每人約120,000港元月薪,待遇豐厚,相當於內地一年薪酬。
香港醫護人手長期緊張,根據食物及衞生局先前《醫療人力推算2020》報告顯示,本港醫護人員流失情況持續,預計2023年短缺人數將達1,610名,2040年更將達至1,949名。業界有聲音認為,即使僱用內地專才,但大灣區醫護只停留一年,無助解決長期人手短缺問題。
驚人流失率:醫護人員紛紛離職
根據醫管局最新數據顯示,過去一年,醫生和護士的流失率分別約為8.3%和10.1%。現時就讀香港浸會大學護理學學士課程的張同學,在實習期間,曾試過一個人在病房照顧14位病人,她坦言:「香港醫護工作本來已經很繁重,移民潮令到人手更加短缺,不少醫護人員情願轉當私人看護、老人院、或者轉到海外工作,也不想留在公立醫院。」
對於「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張同學認為成效不大。她表示:「雖然該措施能有助減輕人手壓力,但內地醫護人員質素難以保證,未必能完全適應本地的工作環境。而且國內的醫療系統和香港截然不同,國內的文件大部分用中文,而香港主要用英文,需要花更多時間教導和培訓」,她建議政府把資源納入提升本地醫療人才較為合適。
前線醫護:內地醫護職責似「護士學生」
舉例說,以靜脈注射方式,將病人身體所需的液體及藥物注入身體,在香港醫護界稱為「吊鹽水」,內地則稱作「打點滴」。港人常用的感冒藥Panadol「必利痛」,內地稱為「乙醯胺酚」。工作多年的羅護士向我們表示,閱讀文件對內地醫護來說比較棘手,難以全面協助香港醫護日常工作,只能作短期援助,未能減輕前線醫護的工作壓力。羅護士又指出:「因兩地文化差異,藥物名稱、病人狀況、醫學用詞相差甚遠,計劃所分派的內地醫護主要負責較基本的工作,如換片、量血壓及洗傷口等;較複雜的工作如派藥、打針、插尿喉等,都是香港醫護負責。」
羅護士苦言:「平時工作已經非常繁忙,還要協助他們在港實習,在某程度上更加重了工作量。」他建議應先讓內地醫護了解香港醫院的工作模式,再來港工作,才能真正有效減輕香港醫護的工作壓力。政府亦應增加護士課程和培訓機會,改善前線醫護福利及工作環境,以保留現職護士,甚至吸引更多人投身醫護行業,才是實際的方案。
內地醫護歡迎新計劃 視此為香港與內地醫療接軌開端
另一方面,在內地工作的張醫生對是次交流計劃表示踴躍,他指出:「在香港醫院工作的晉升機會、薪酬待遇以及工作環境比內地好,而且可以藉此讓內地與香港醫護交流經驗。」雖然他因個人因素而未能參與是次計劃,但對於其他同事能夠參與感到雀躍。此外,他亦認為計劃能夠讓內地醫護吸取香港醫療的經驗,亦可以舒緩香港醫療系統人手短缺問題,主張這將是香港與內地醫療系統接軌的一小步。
患者家屬對計劃成效有保留 醫療水平變化為考量因素
記者亦在醫院門口訪問了兩位長期病患者的家屬,對是次計劃意見不一, 其中劉小姐指:「始終兩地文化大有不同,雖然可以提供更多醫護人員,但可能會因為文化差異而難以協調?或會令醫護水平大不如前」。而另一位長期病患者家屬陳先生亦說道:「(香港政府)與其找其他地方的人來幫助自己地方解決(醫護人員)人手問題,不如改善本港醫療制度,例如薪酬、工時長等問題,去吸引更多(香港)人入行」。
醫療衛生界立法會議員林哲玄曾表示,香港部分醫護人員對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表示正面,但認為醫管局應有措施幫助兩地醫護協調,例如提升電腦雙語系統,免除兩地醫護人員的語言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