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譚文駿 陳欣然 莊懿妍 報道

講起銅,讀者普遍印象,可能是馬季開鑼時必定會敲起的大銅鑼。這雄壯聲音,伴隨了香港重大盛事超過五十多年,象徵著新季度的開始,但是又有多少人會留意風光背後的刻苦耐勞呢?現年過八十歲的陸樹材和陸強師父,任打銅工匠超過六十年,每一塊銅片在他們的巧手下都可以變成精緻的銅器製品,而「馬季開鑼」這塊約重四十磅的銅鑼,更是他們萬中其一的製成品。

時易世變  科技取代人手

位於油麻地咸美頓街轉角的「炳記銅器」,由陸炳創立,並由他的兩位兒子陸樹材和陸強繼承,當年跟著父親成為學徒的陸氏兄弟也從十八歲的孩子,變為打銅六十多年的老匠,與銅器結下半生緣,年屆八十仍然堅持每天營業,為的是避免這份手藝因時代轉變而失傳。

陸師傅指出即使自己已經打銅六十多年,但仍然不會感到厭倦,他更強調無論做什麼也好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初心。(陳欣然攝)

六十至七十年代,是香港銅器行業最為興旺時期,業內有過百位打銅工匠。當時,銅器是香港人日常生活用品,由每一家必備的銅煲到街邊涼茶舖的銅鼎,到處都有它的蹤跡。那個年代,銅器甚至比塑膠和不銹鋼這些現時在家品店隨處可見的物料更為普遍。銅的傳熱能力極高而且受熱均勻,所以使用銅器烹調的食物往往都更快捷和可口。當時炳記更可以將「香港製造」的銅器出口到其他國家和地區售賣。師傅更自豪地表示:「只要客人能夠交出他們想要的銅製品圖片,我們就可以打出相同的產品。」

但隨着工業式微,漸漸地,純手工的打銅被機器取代。「炳記銅器」也從數十間銅器店舖中變成香港碩果僅存的打銅店舖,他們更成為了香港「最年輕」的打銅師傅。

銅器產業式微 人手打銅性價比低

夕陽行業要面對的困難很多,對他們兩兄弟而言,年紀當然是他們其中一個困難。即將邁向八十歲的他們也承認逐漸感到有心無力,製作產品速度亦越來越慢,但他們仍為自己有精力和健康的身體去工作感到慶幸,被問到甚麼時候退休或結業,他們表示「做到便會盡力做,做不到也沒有辦法」。

手打銅器在香港市場的需求越來越少,機械的發展已經可以完全代替人手,令製作成本一度下降,價錢亦更加便宜。以一個普通尺寸的銅製茶壺為例,最少需要三天時間才能完成一個半製成品,還需要花額外時間將茶壺打磨成「令身」。雖然一個茶壺價值接近二千元,但是扣除時間以及人力成本,利潤其實並不高。相信這也是導致這個行業難以傳承下去的原因。

「炳記銅器」內擺放著不同的銅製品,而每一件也是由兩位陸師博親手製做。這個是店內最熱門的生滾粥煲。(譚文駿攝)

他們更提到這門手藝是需要用多年時間去浸釀而成,起碼需要用上一年時間,就算是「速成班」也需要三至四個月的時間,每日花五至六小時去磨練。所以年輕人並不願意投放大量時間去學師,繼承這門手藝。

合作夥伴逐漸離場  師傅仍望與時並進

隨着香港工業以及傳統產業式微,周邊配套也越來越少。陸師傅表示以前購買原材料的時候只需要在香港買就可以,但現在需要到內地或者其他國家購買。不過他們並不熟悉如何使用互聯網查詢資訊,只能委托其他代理商幫忙。陸師傅也有特別提到以前他們會把銅器帶到其他地方進行燒焊,但合作多年的燒焊店早前也已經結業,因而增加製作產品的難度。所以他們都對年輕人能夠與時並進,善用科技及互聯網去搜尋各樣不同的原材料而感到羨慕。

陸師傅指近年有不少人訂製咖啡壼,原因是銅會令咖啡的味道更好。(譚文駿攝)

銅藝傳承  再次燃亮行業

陸師傅表示希望找到有興趣的人來傳承這門手藝,可是現今社會進步之際,年輕人對未來的就業前景也多了很多選擇,不會有人留意到這種「古老」職業。他曾經提過有一名年輕女子到店舖拜師學習了一年時間,後來因為環境和技術限制,她選擇到鄰近的台灣繼續鑽研打銅手藝,學有所成回到香港後,更開設了個人工室,除了教授一些基本打銅知識,更將打銅技術和現代流行文化融合,用銅創作首飾和擺設吸引年輕人。

面對年齡增長以及將來未知的問題,陸師傅仍然渴望秉持著敬業樂業的精神,堅持到最後。師傅更表示即使打銅不能作為工業化的行業繼續活躍下去,但若果能將新舊文化融合後能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對打銅產生興趣,亦可以作為另類的傳承,令它不會在香港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