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樂熙 高潔儀 黃顯晴
雖然香港第五波疫情後,確診人數有所下降,由最高峰單日新增接近六萬宗,回落至七月上旬的數千宗。但疫情傳染性高,已令不少市民相繼染疫,本港醫療系統一度面臨癱瘓,不少病人塞滿醫院,疫情高峰期,有求助熱線沒有人接聽。這段期間,確診市民,究竟如何與未確診的家人「共存」呢?記者訪問了病後痊癒的市民,了解他們當時的狀況和心聲。
(相片來源:政府新聞網)
患者確診後一度求助無門
吳先生一家四口住在葵涌邨一個200多尺公屋單位,疫情高峰時,16歲女兒不幸染疫,由於家中空間不足以讓吳先生與確診的女兒隔離,他本來希望政府可以提供幫助,但求助熱線一直都沒有人接聽,結果他家人亦相繼感染。吳先生對於政府確診的指引感到不滿意,認為求助熱線是市民最後一條稻草,然而當時不能為市民提供適時幫助,就算成功通電,都只有政府部門之間推卸責仼,無法即時回應問題。吳先生一家確診後,要靠住在上水的母親,每隔兩三天幫忙購買家庭物資,亦嘗試用坊間不同建議舒緩病情,例如用鹽水嗽口及服用連花清瘟膠囊等等,但似乎對病情沒有太大幫助。最後,他們花了大概半個月時間完全康復,對於任職地盤工人的吳先生來說,家庭收入亦因此大受打擊,病後初癒的他希望,政府日後可以提供更多幫助給確診者家庭度過難關。
有送往竹篙灣確診者冀政府改善安排
邵小姐一家四口共有三人確診,他們在屋苑未被圍封強檢前已出現病徵,政府當時並未推出網上申報系統,他們只有針對病徵服藥,發燒食發燒藥,咳食咳藥,再服用蓮花清瘟膠囊治療,中西合璧,待自行痊癒。
對於被送往竹篙灣,邵小姐感到政府當時的防疫安排欠清晰。她在隔離營暫住了七天,但觀乎政府部門之間欠缺溝通,每位職員只負責自己的工作,例如接聽電話的只負責接聽電話,不包括更新資料,她要自行尋找另一部門更新資料。她相信,是因為當時太多市民確診需要隔離,導致政府未能提供完善安排。她又指出,在隔離營的第七日,應有人員主動跟進確診者的檢測結果,但她離營當日沒有政府人員主動伸出援手,要自己撥熱線電話,而且入營和離營的安排也很緩慢,市民要由早上等到晚上,才得以離開。
邵小姐續指,營內環境和衛生尚算乾淨,但很多安排也未見妥當,例如沒有詢問確診者是否適合居家檢疫,她認為,自己的家庭適合居家隔離,而政府沒有確定初確者是「中招」抑或身體仍有殘餘病毒量,結果邵小姐被送入竹篙灣時已沒有病徵,入營三日已轉陰性,但仍要住滿七日,她建議當局應把資源留給真正有需要的市民。
註冊中醫師:服用連花清瘟膠囊需視乎體質
疫情期間,有醫學意見認為,「連花清瘟膠囊」較其他藥物,能更有效紓緩冠狀病毒帶來的病徵,曾掀起一陣搶購潮,但亦有市民服用後感到不適,註冊中醫師林婉珺指出,疫情下,有不少長者自行服用連花清瘟膠囊,認為能治療冠狀病毒帶來的病症,但有個別患者服用後無助改善病情,林醫師曾為有需要長者,提供更長時間治療。她提醒,小朋友、孕婦及長者在服用藥物前要加倍小心,要視乎個人體質去選擇中成藥。記者發現,連花清瘟膠囊的成分含連翹、金銀花、板藍根、魚腥草等,在中醫學角度皆有清熱解毒,宣肺泄熱作用。對於熱毒集肺、發高燒、肌肉酸痛、鼻塞、頭疼都適合,但膠囊藥性寒涼,即使服用也不可以連續幾天。醫師也特別提醒,如果體質比較寒涼,更不應該食用,容易令病情惡化、咳嗽加劇,或會出現胃痛、肚屙的情況。而患有蠶豆症(G6PD) 的患者在用藥前需格外留神,因膠囊內含金銀花,或會引致患者出現溶血現象,有危及性命風險。
林醫師又提醒:「蠶豆症患者服藥前先要諮詢中醫師意見,中醫師亦會避免處方含金銀花的藥方,避免引發病患者的溶血風險。」有中醫認為,若病情較輕微,可服用銀翹散 、小柴胡湯 、柴葛解肌湯、藿香正氣散等複方中藥,也有助緩解病情。
林醫師從中醫角度指出,多曬太陽和進行日間活動,都有助患者康復,因為新冠病毒屬「寒」、「濕」邪氣,多曬太陽能夠有助陰陽調和,達至陰陽平衡才能「固本培元」,有助預防疾病,重拾健康。此外,不少新冠康復者亦會出現咳嗽、氣喘、容易感到疲倦等的後遺症,林醫師建議康復者可進行食療,例如健脾祛濕可食用黨參、雲苓、淮山、生熟薏米等;潤肺,養陰生津則可食用蘋果、青欖、麥冬等。此外,拔罐亦有助祛濕及放鬆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