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家軒 郭少庭 黃澤亨
本港疫情至農曆年前依然反覆,政府曾建議市民過一個「寧靜農曆年」,一系列嚴格防疫措施實施至年初六,多項節慶活動須在有條件下進行或被迫取消,例如年宵市場攤檔數目減半,並須遵從一系列防疫措施,香港許願節及黃大仙祠頭炷香則取消,而飲食業界因受晚市禁堂食措施而影響,大多店舖轉為外賣生意,部份行業出現「旺丁不旺財」情況。
記者亦特別在2021年2月農曆年間,到訪每年最熱鬧的維多利亞公園年宵市場,了解減至92個年宵攤檔的經營情況。市民入場前需要體溫探測,而今年更特設燈號系統反映場內人流情況,但全日入場人數不多,並未出現以往爆滿情況。
市民理解措施 惟氣氛較過往欠奉
不少市民擔心晚上人流較多,需要排隊輪候,因此提早於中午入場,市民方小姐稱在約十二時半到達,入場不用排隊。 她指,往年都是吃完團年飯才過來,但考慮到今年會場較早關閉,又擔心晚上人多,因此選擇中午入場。她認為,將攤擋分隔合理,防疫措施亦合適,雖然氣氛較差,但逛起來較舒服。另一市民杜先生認為,攤檔疏落較冷清,但認同安排能減低感染風險,相信量體溫及掃描「安心出行」屬額外保障,防疫措施整體上可以接受。
年宵安排倉促 檔主嘆銷情大減
多個攤檔至下午仍有大量年花,其中一檔花檔檔主李小姐稱,今年銷情較過去五年差,由於當局在兩星期前才確認如期舉辦年宵,籌備時間較往年短,例如趕不及購入其他貨品如乾花,招聘人手亦有困難。她深刻感受到人流確實較往年少,而且場地關閉時間更提早至凌晨零時,「以往年三十晚十二點後才會人多,不知道今年十二點會如何,幾個小時的收入可以差很遠,尤其以往可以玩到六點鐘,現時銷情數目差好遠。」她指出,已準備合適貨量,會視乎銷情適時減價,寧願儘早售出貨品。另外,有售賣年桔檔主指出銷情冷淡,對當局早前安排表示失望及無奈。場內也有一些攤位,在中午時分經已開始減價促銷。
宣佈取消再復辦 變相增加宣傳
立法會(漁農界)議員何俊賢指出,本港整體經濟轉差,檔主收入減少屬意料之內,據他了解,大部份花農未有出現虧損情況,收入更能滿足部份中小型檔主需求;惟部分花商因未能及時更改貨量,而出現「散貨慢」的情況。由於今年免租金分派攤位予一眾原已投檔的花農,他相信能夠減輕檔主負擔。對於年宵市場安排朝令夕改,變相令更多市民留意而產生宣傳效果,他亦指業界早前與網上平台或商場合作,甚至租用空置舖位售賣年花,較往年更多渠道讓市民選購。
「香港許願節」取消 附近商戶大感不公
除了年宵攤檔受疫情影響,自2010年舉辦的「香港許願節」今年亦首次取消。林村許願廣場及許願樹於年初一至年十五期間圍封,市民未能拋寶碟祈福,令周邊商戶收入大減。當中售賣祈福寶碟的檔主表示,以往每逢新年都會擠得水洩不通,但今年香港許願節被「一刀切」取消,入場市民數量每天只有數百人,而且銷情亦幾乎只有過往二至三成,檔主亦嘆稱年初一只有一千多元生意,銷情相當慘重。她質疑為何年宵花市配合適當防疫措施下便能如常舉行,但香港許願節卻被一刀切取消,認為當局處理農曆新年活動方式欠缺標準。
盆菜外賣競爭激烈 小店銷情較往年減少
除了各式各樣攤檔,農曆年間晚市禁堂食措施則生效至年初六,市民外出飯聚無望,大多選擇居家用膳,飲食界變陣轉戰盆菜外賣。有業界經營網上平台提供一站式盆菜外賣上門服務,不少市民預訂,但傳統盆菜店舖則因而被分薄收益。大埔墟一間從事接近二十年盆菜生意的客家菜小店稱,今年只賣出三百多個盆菜,較往年少了百多盤,認為市面不少餐廳受晚市禁堂食措施影響,轉售盆菜外賣分一杯羹,令競爭加劇而分薄原有銷情,而且小店亦難以跟知名店舖或連鎖食肆匹敵。店主同時表示,疫情令更多人在家煮食,不少顧客轉買鹹雞鴨去嘗試製作自家製盆菜,令鹹雞鴨銷情較往年上漲,但無奈亦不能補救盆菜生意上的損失。